关键词
         
分类
排序
 
  • 西汉青铜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西汉青铜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 文物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需要从文物中不断汲取营养。文物是直观的、形象的物质遗存。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1:44  关注量:10157
  • 【鉴赏】明代霁蓝釉老翁瓷塑
    【鉴赏】明代霁蓝釉老翁瓷塑
    •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在中国始见于唐三彩陶器,而用于瓷器,则始创于元代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传世完整器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0余件。明代宣德霁蓝釉瓷器最著名,也很名贵。明清蓝釉又习称“霁蓝”,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造型品种丰富多彩。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1:20  关注量:10131
  •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谈建筑业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谈建筑业改革发展趋势
    •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意见》将对建筑业深化改革带来的具体影响。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1:03  关注量:9737
  • 建筑恭王府研究中的几点存疑
    古建筑恭王府研究中的几点存疑
    • 恭王府是清代恭亲王奕的府邸,其前身分别是和孝公主府、庆郡王永璘府,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清代王府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也是唯一对社会开放的一座。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0:54  关注量:20777
  • 浅谈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二十年
    浅谈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二十年
    • 20年前,我们基层的文物工作者没有亲身体会到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那时的意识只是保护文物,把古建筑作为"物"来保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时的课题和论文统统是围绕一个具体的文物建筑来研究,比如某个寺庙的来源,某个古建的寻找。…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0:43  关注量:10033
  • 绍兴公布首批历史建筑 一半以上是民居
    绍兴公布首批历史建筑 一半以上是民居
    • 于历史古城而言,老街巷、旧民居里的一缕烟火气是一座古城的精髓所在。漫步杭州都市圈湖州、嘉兴、绍兴等地,大量糅合历史文化韵味的建筑、民居,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诉说着最纯粹的“江南味道”,也成为大量外地游客追捧的风景之一。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0:30  关注量:9987
  • 建筑的又一次革命?未来建筑将会是什么样?
    建筑的又一次革命?未来建筑将会是什么样?
    • 未来建筑的发展在于科技的走向!钢筋混凝土肯定也不可能成为未来建筑的主要材料!不断出现的钢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钢可以再利用,并且相对钢筋混凝土更具有环保性。而钢筋混凝土的廉价及短时间内的优越性不得不说它最具时代性。这种很定性的东…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10 10:20  关注量:9684
  • 西周玉组佩,见证爱情3000年
    西周玉组佩,见证爱情3000年
    • 在等级森严的西周宗法社会,一个次夫人何以拥有如此多的高级随葬品?如此奢华的随葬品,让我们不由产生种种疑问:这是怎样的一位次夫人,不仅可以入葬晋侯墓地,还能拥有如此奢华的随葬品,到现在,这仍然是个谜……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8 16:49  关注量:10227
  • 中国古建筑艺术之书院建筑
    中国古建筑艺术之书院建筑
    • 书院是古代的学校。中国古代的学校分为官办和民办两类,官办的叫“学宫”,民办的叫“书院”。书院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等级的,启蒙性的,类似于今天的小学和中学。另一类是高等级的,研究性的,类似于今天的大学和研究院。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8 10:23  关注量:19986
  • 黄山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
    黄山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
    • 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四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将于1月18日起实施。这部专门保护徽州古建的地方性法规备受期待。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8 10:09  关注量:9697
  • 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 良渚古城从何而来?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因何而建、如何营建?良渚古城的保护和学术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今年正值良渚古城发现十周年,12月13日,良渚古城考古发现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10年来良渚古城考古的研究和保护情况也得到梳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7 22:41  关注量:9906
  • 从玉文化读出中华文明
    从玉文化读出中华文明
    • 自古以来,玉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神圣而美好的象征。“玉魂国魄”,这四个字便是玉器在中华文明中地位独特的最好诠释。虽然各个历史时期,玉器会呈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但玉器始终与中华文明的发展主线紧密相扣,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演进历程…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6 12:35  关注量:9926
  • 北京延庆发现烽火台周边同时期建筑遗址
    北京延庆发现烽火台周边同时期建筑遗址
    • 延庆区大营烽火台抢险修缮工程日前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在烽火台正东5米处清理出了一处夯土芯、青砖包砌的遗址。这是延庆近年来在长城及附属文物修缮中,首次发现烽火台周边有同时期的建筑遗址。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5 14:30  关注量:9704
  • 中国最美古建筑,功能与精神于一体的艺术
    中国最美古建筑,功能与精神于一体的艺术
    • 中国古建筑是一幅巨大的立体画,是一首凝固的音乐,是一篇优美的诗歌;不管是从视觉、听觉、味觉,它都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性。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5 11:16  关注量:9782
  • “文革”中,中国有多少古建筑被损毁?
    “文革”中,中国有多少古建筑被损毁?
    • 《“文革”中被破坏的珍贵文物清单》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8-01-04 13:57  关注量:12734
 
最新头条推荐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