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各地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 |
 |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传统工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6-30
|
-
数字化何以激活非遗艺术? |
 |
- 文化数字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非遗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推广。从2015年至今,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组织下,已经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对上千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6-27
|
-
景泰蓝——“燕京八绝”之一 |
 |
- 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又称烧青,是金属胎嵌搪瓷工艺在中国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品种。世传此物大行于景泰年间,晚清古董行沿用此说,命名为“景泰珐琅”或“景泰琅”。后来又因其所用搪瓷釉料多为月蓝色,且…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6-24
|
-
-
北方剪纸风格有哪些? |
 |
-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6-18
|
-
汴绣——中国传统刺绣 |
 |
- 汴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6-15
|
-
苗族蜡染:至简之色,开出至繁之美 |
 |
-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一块方巾,一尺蓝布;一笔一划,一点一捺。或似汤汤瀑布泉,又似白烟花簇雪。蓝底白画,至简之色,开出至繁之美。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6-08
|
-
-
棕编——指尖上的艺术 |
 |
-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想必大家听过“蓑衣”吧!蓑衣,南方农民生产时使用的雨具,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的。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4-21
|
-
三眼土洞箫:春秋战国传来的远古之音 |
 |
- 三眼土洞箫,即“三孔陶埙”,吹孔气鸣乐器,为文山县追栗街大兴寨彝族特有乐器。彝语称之为“底劳”。和流传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埙同属一类,是古老的吹奏乐器。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4-14
|
-
非遗——掌握从过去通向未来的密匙 |
 |
- 游览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们不会只想看到一个空有建筑、风景的硬壳,观察里面活生生的生产生活、娱乐消遣会有趣得多,听他们的曲艺,过他们的民俗节日……日后想起这座城市,深刻体验过的点滴细节是很难忘却、混…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4-13
|
-
-
-
-
潮汕抽纱——针线里的“非遗” |
 |
- 潮汕抽纱,又名抽绣,俗称白纱。潮汕抽纱制品兼具实用和欣赏功能,多为台布、手巾、枕套、靠垫、盘垫、挂屏、绣衣等家庭日用品和装饰品。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2-02-23
|
古建家园_非遗传承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古建行业非遗传承资讯,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传承、非遗传承与保护等非遗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