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不仅可以吃,竟还能用作古建筑材料 !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8-12 13:57:31  来源:大众考古  作者:林成博
核心提示:在中国古代,工匠建造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物更加安全、牢固,尝试了各式各样的建筑胶凝材料(灰浆),其中有一些非常特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是食物,也运用于建筑。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使用工具,人类利用工具耕田以食、织布以衣、架木以居、制轮以行。在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需求后,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衣着、食材一样,用于建造住所的材料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许多的变化。从石头到木材,从三合土再到现代的水泥,无不显示出人类的智慧。在众多建筑材料中,有一部分材料是与众不同的,可称之为“舌尖上”的古建材料。


  在中国古代,工匠建造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物更加安全、牢固,尝试了各式各样的建筑胶凝材料(灰浆),其中有一些非常特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是食物,也运用于建筑,包括糯米、血浆、蛋清和红糖等等。这些食材所制成的灰浆,在古代建筑的建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胶凝材料是工程建设中品种数量多、应用面宽的重要建筑材料,又称胶结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胶结其他材料,并从浆状体变成坚硬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现代胶凝材料可分为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可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和非水硬性胶凝材料两种。前者通常称为水泥,它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又能在水中硬化,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无熟料水泥等;后者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故又称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镁质胶凝材料、耐酸胶结料等。有机胶凝材料包括沥青和各种树脂等。


  糯米灰浆


  水稻栽培历史悠久,长江流域至少在8000多年前就有水稻的种植,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5粒已经炭化的1.2万年前的古稻谷。水稻可以分为糯稻和非糯稻,现在糯米的产量只占全部稻米的5%左右。不过据《齐民要术》记载,在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共栽培水稻品种的24个,糯稻占11个,可见在古代中国糯稻的重要性,可能与古代糯米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有关。


  糯米灰浆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建筑胶凝材料,主要运用在城墙、墓葬和水利设施建造三个方面。相传秦代修筑万里长城时,便已经使用糯米灰浆。历史上著名的糯米灰浆建筑是隋代始建的浙江台州天台国清寺。



  用于墓葬的糯米灰浆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期间,河南邓县发现的一座南北朝砖墓,在对其建筑成分进行分析时就发现糯米,此后唐、宋、元的墓葬也普遍使用糯米灰浆。


  水利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宋代的江苏金坛本善桥和清代的余杭鱼鳞大石塘。《天工开物》对糯米灰浆的制作方法和性能有详细记录:“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经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


  糯米灰浆耐久性好、韧性强、粘合度高、防渗漏。还有一个说法,古代由于时常会出现饥荒,当人们饥饿难忍时,有人便会将城墙上的土掰下来食用,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吃土”了。



  血料灰浆


  人类的畜牧活动源于原始狩猎,前人“拘兽以为畜”,如今看到的猪、牛、羊等六畜都是从野兽经驯化而来的。而将六畜血料运用在建筑上,并非中国独有,早在2000多年前,古埃及和希腊便开始在建筑物中添加猪、牛等动物的血液与脂肪。据考古发现,中国的血料灰浆最早应出现在秦代,如咸阳宫殿遗址便含猪血的成分,此外故宫中武英殿的柱子、圆明园正觉寺的金刚宝座塔都使用了血料灰浆。


  血料灰浆的制作过程也相对复杂,血料与生石灰水约为4:1,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主要制作包括4个步骤:首先是将猪血等新鲜血料放入木桶内,用工具将血块研磨成稀血浆,保证血浆中没有血块、血丝;其次用箩筐将血浆中的杂质过滤掉;再次,将过滤好的血浆放入缸内,用石灰水点浆,边点边用工具进行搅拌,使其达到适当的粘稠度;最后静置3~4小时便完成了。


  在建筑胶凝材料中加入动物血液,建筑的防潮和防虫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此外建筑物的牢固性也可以得到加强,并且有防水、抗龟裂、增加粘接性等作用。


  蛋清灰浆


  蛋清现在主要用于包裹其他食材,爱美女性也会用蛋清进行面部护理。在古代蛋清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入三合土中,作为胶凝材料运用到建筑中。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蛋清灰浆在古代主要用于是古建筑、彩绘、地仗等方面。


  福建客家人的土楼在建筑过程中便加入了蛋清,工匠首先把糯米碾磨成粉,加冷水慢慢拌匀,然后加入开水调成稀薄的浆汤,再加入蛋清继续搅拌,静置几个小时后便可以使用。与此同时,蛋清灰浆还被用在墓室的建造上,例如清末太监李莲英的坟墓被称为“鸡蛋坟”,就是因为在修筑坟墓的过程中使用到了蛋清灰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城墙建造中,为提高墙体抗拉性与柔韧性,也常常使用蛋清灰浆砌筑城墙。


  红糖的原料是甘蔗,将甘蔗经榨汁、浓缩等工艺就可形成一种带蜜糖。关于红糖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汉朝杨孚《异物志》中:“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描述的正是甘蔗成糖的过程。



  福建西南部及广西北部、广东一带传统客家住房围龙屋是一种极具特色民居建筑,以梅州围龙屋最为著名。其主要是土木结构,墙用泥土夯筑,在泥土中所掺杂的材料众多,主要有沙、碎石、竹枝以及红糖等,经过搅拌就成了极佳的建筑胶凝材料。使用红糖灰浆究其原理是因为蔗糖对石灰浆具有减水效果,蔗糖含量越高,减水量越大,提高胶凝材料的强度,使得材料更加紧实,并改善材料的性能,比如抗冻性、抗侵蚀、防水性等。


  在许多情况下,糯米、血料、蛋清、红糖这些材料并不是独立使用,而是经常混合搭配制造灰浆,也就是传统复合型灰浆。通过多种材料混合,使灰浆中的各个原料之间产生作用,从而使灰浆的性能达到最佳。


  中国历史悠久,古建众多,这些建筑所承担的责任是反映了当时的人类生产生活的状况,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古建筑能存留至今,传统灰浆可谓功不可没,无论是上文所提及的糯米、血料、蛋清、红糖等“食物型”灰浆,还是桐油、白芨等其他灰浆材料,它们的出现都代表了的中国古代传统灰浆材料的创新,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探讨灰浆的科学价值不但有助于古建筑的保护,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本文标题: 这些食物不仅可以吃,竟还能用作古建筑材料 !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52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