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才的划分——看古人的求职之路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5-25 11:07:46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天下之大,能人辈出,但是一个国家官职有限,选拔机会也有限,想出人头地,平步青云,不是只靠有才华就可以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天下之大,能人辈出,但是一个国家官职有限,选拔机会也有限,想出人头地,平步青云,不是只靠有才华就可以的。在古代多有怀才不遇之人,平民百姓要想晋升便需要有人引荐,在先秦时期,就有谋士在幕后献计献策,算是“幕僚”的前身,之后经各朝发展,官员们通过“幕府”选拔“幕僚”逐渐有了定式。



  一、人才的划分


  中国古代统治者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选拔人才之法也是沿用儒学之道。按照孔子划分人才的方法,人才可分为大圣、贤才、君子、士和庸人五个等级。而划分标准就是他们的道德水平、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孔子看来,庸人是没有远大目标,日子得过且过的普通人;士则是有一定的道德、处世法则的人;君子已经可以达到身正影不斜,绝对讲究仁义道德;贤才就更上一层楼,可以为天下人谋福利,做世人的榜样;而大圣作为最高层级的人才,已经完全知天通地,可以比肩天地了。


  这样“德才兼备”的思想作为选材的重要方针,被历代沿用,不只是用于选拔官员,也被用于官员选拔自己的“幕僚”。而“德”与“才”,重点考究“德”为先。儒家另一位著名思想家——荀子,也坚持这一观点,“德不称位,能不称官”是选人大忌,无德无才之人只会霍乱官场,让百姓遭殃。



  二、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当然是最佳的选人方法,但是贤才并不是随时恭候的。清朝著名官员曾国藩就认为,“德”是要在“才”之前的,有德无才的人只能算是“愚人”,而有才无德之人却是“小人”。“小人”没有道德的束缚,只有利益的裹挟,随时都会出卖朋友,不能相交,当远之。


  而才能其实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拔人才当然就是为“才”。很多官员在选拔幕僚的时候,不仅要求足智多谋,还会要求他们具备更多的技能,掌握为官需要的知识,比如:赋税、刑罚等相关。这样的幕僚就方便官员直接咨询、商讨。



  三、勤勉用功


  “勤”是成才的关键,也是官员选拔人才会关注的重点。从“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到“囊萤映雪”等各种成语,无不讲述着勤奋的故事,流传下来,激励世代的人。可见“勤”是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关注的习性。


  作为幕僚,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份工作。他们是因为自己的才能被选拔进幕府,也可能因才能不够被“清”出。所以,成为“幕僚”还远不够,为了一直做下去,就要不断地学习,一直勤勉有加,用功努力。正如曾国藩说的那样“一曰习勤劳以尽职;二曰崇俭约以养廉;三曰勤学问以广才;四曰戒傲惰以正俗。”他也如此践行着,并以此为标准选人、治军。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自“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千年,不仅影响了国家统治,也影响了历代人才的选拔。儒家思想里,德才兼备和勤勉之人更受推崇。这样的思想也被用在选拔人才中。有德行,有才能,又勤勉有加,不断发展自己的人才,被选拔出来,为国家效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标签: 古代人才

本文标题: 古代人才的划分——看古人的求职之路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55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