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赏石文化:虽由人作,宛若天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7-20 11:00:01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中国赏石文化深受老庄哲学和禅理思想的影响,文人志士爱好自然而亲近自然,追求物我合一,希望能融入自然,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和提升。

  中国赏石文化深受老庄哲学和禅理思想的影响,文人志士爱好自然而亲近自然,追求物我合一,希望能融入自然,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和提升。在清净恬淡、高逸闲适的观赏过程中,体现出超尘脱俗的生活方式,遂衍生出特有的审美情趣。


  石头是什么?古人说它是“云根”;杜甫说“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迟”。文征明感叹“癖在泉石终难医”。在文人眼中,石头是微观的山的意象。石头不是物质的再现一座山,而是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理想意象。它们的作用是替代梦境中的仙境美景。


  百仞一拳 千里一瞬


  山石厚重而不迁,人们一开始对石怀有崇敬之心,甚至将山水神格化。但随着物资的富足,见识的发扬,渐渐从静观自得的从容生活态度中体会到了山水的美感。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人们寄情山林的缘由,是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于是“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将崇山峻岭一一纳入画境,或缩龙成寸,用同质的石头来模拟大山大水,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缩景来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开启后代赏石文化之源流。



  片石多情 醉乡有梦


  东晋末期,诗人陶渊明归返田园以后,以耕作赏菊赋诗为乐,闲暇之时把酒东篱,身边有巨石如砥、纵横丈余,相传他每醉辄坐卧其上,觉此石有醒脑提神之功效,便郑重其事地名之为“醒石”,因此被奉为开创赏石先河的鼻祖。


  后世程师孟曾为诗云:“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尽写旖旎风流之态。


  阁前叠石 堂中藏石


  在文人士大夫中最有盛名的当属白居易,堪称唐代赏石鉴赏之专业人士。他在《太湖石记》详细论述了太湖石的观赏特点、欣赏价值和分类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赏石文化的专著。


  白居易深爱太湖石,他在《草堂集》中写道:“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善山水,疲痴如此。”晚年居住洛阳,更是“阁前叠石,堂中藏石”,曾在杭州得一方“天竺石”,在苏州得五方“太湖石”,运到香炉峰北遗爱寺西,周遭遍植松竹,作垂暮安身之地。


  他的挚友牛僧孺,曾题诗奉和白居易的五方太湖石,曰“太湖石奇状绝伦”。牛亦深谙个中趣味,乃石痴之写照。


  龙壁回澜 祝融奇峰


  著名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期间,也喜欢当地的奇石,曾将“柳州八景”之一的“龙壁回澜”,即柳江河底的一种墨石制成墨砚送给好友刘禹锡。据《素园石谱》介绍,诗圣杜甫也曾收藏一方奇峰突兀、意境幽远的“小祝融”,而祝融峰本为南岳七十二峰之最高峰和主峰,可见诗人对奇石的宝爱之心。


  另外,张祜、陆龟蒙、皮日休、杜牧等文人,也都是奇石爱好者或收藏者,留下了一些赞咏奇石的诗文。张祜当时以收藏太湖石著名,而身后所藏名石风流云散,自号“天随子”的“江湖散人”陆龟蒙,还为之哭道:“一林石笋散豪家”,痛惜不已。



  碧池祥龙 艮岳叠山


  一项文人皆爱的“爱好”,离不开皇家及名家的推动,宋代赏石最著名的故事应该是宋徽宗因“花石纲”断送北宋和米芾的“拜石”。


  宋徽宗曾下令在江南一带大肆搜寻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只往往每十船编为一纲,称花石纲。宋徽宗这样做进一步促进了赏石文化的繁荣,但也因此背上断送北宋国运的骂名。


  尤物已随清梦断 雪浪入斋寄相思


  大众所熟知的另一大家苏东坡,也是一位赏石狂热者,他提出“石文而丑”的赏石观,并广泛收藏奇石,著有《取弹子石养石》《双石》《壶中九华》《怪石供》等多篇诗文咏石。其住所题名为“雪浪斋”,也是因为苏氏极爱“雪浪石”而得名。


  苏轼往惠州,经湖口之时,在李正臣家中看中一块怪石,其形制宛转盘旋,如纳九华山于壶中,便名之“壶中九华”,题诗曰“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八年后,苏轼再经湖口,不料“壶中九华”已入他人囊中。


  东坡叹惋道:“尤物已随清梦断”,怅然不已。第二年,黄庭坚过湖口,李正臣持苏轼诗二首觐见。此时人与石俱已不在,山谷慨叹不已,步苏诗韵作七律一首,无限怅惘。


  东坡的藏石还有雪浪石、小有洞天石、沉香石、石芝等。自认为雪浪石有孙知微的水涧奔涌图之貌,心下欢喜,当即将书房题名为“雪浪斋”。他首创了以水供养纹理彩石的方法,并提出以盘供石,后世文人多效仿之。


  东坡还就奇石鉴赏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丑而雄,丑而秀也。”关于丑而美的美学理念也被后人一再阐发。


  米芾拜石 成痴成癖


  宋四家的米芾爱石成癖,为石痴狂的程度可谓登峰造极。米芾更可谓“古今第一赏石名家”,他也喜欢丑石。在安徽就任无为军知州时,米芾初入官署,见署衙庭院中立一块大石,“状奇丑”,而“憨然无邪,有君子之气”。立命仆从更衣长袍,整理帽冠,对着奇石下拜。


  在东坡的基础上,米芾更提出“瘦、绉、漏、透”的赏石四要领,至今仍是玩赏太湖石的圭臬。


  “素园”有砚山“云林”知鱼石


  赵孟頫的文字交张雨,生平最慕米芾为人,也以蓄石为乐,他的一方“玉恩堂研山”石,“峰峦起伏,岩壑晦明,窈窕窳隆,盘屈秀微”,后为《素园石谱》作者林有麟祖上所得,传到有麟,珍爱有加,题铭曰:“奇云润壁,是石非石,蓄自我祖,宝兹世泽。”


  图片林有麟家世代藏石,到他这一代已数量颇丰。他尤喜变化多姿的“六合石”(即雨花石)等卵石,并一一惠以嘉名,甚至将奇石“青莲舫”的名字作为自己的斋名。过眼奇石既多,又广搜博讨,他的著述《素园石谱》堪称最完备的一本图文并茂的石谱,详细转叙雅石的产地、采石状况、命名由来、造型特征,以及文人墨客间的赞咏词句等。


  后来宰相杜衍之孙、号称“云林居士”的杜绾,在文人赏石、玩石的基础之上,总结撰写了品石专著《云林石谱》,后被收入《四库全书》,载石品达116种,对每种奇石都说明其出产地区、采集方法,还描绘其形状、色泽,品评等第高下,更加难得的是石谱中还对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的成因作了介绍,充满大胆的猜测和科学的思维。



  翰墨绘天工 审丑知石妙


  元代的文人学士秉承宋人雅好奇石之遗风,赏石既可以用来遥念故国山河,并且借以抒发积郁之情,因此广受知识分子所喜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孟頫、管道昇夫妇、倪瓒、朱德润、张雨等。


  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将丹青之法施用于园林经营,曾参与“狮子园”的规划工作,以逸笔草草的手法化平淡为神奇,各式“盆景石”画意宛然,把传统盆景石创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将中国园林之美,尽纳于素盆之中,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玩石者的审美。


  清代大画家石涛,与前辈画家倪瓒一样,将画法与园林构造之法融会贯通,在扬州用太湖石亲手叠成一个章法奇好的“万石园”,虽由人作,宛若天工。


  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亦剑走偏锋,才情过人。他深谙“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辩证之理,对于米芾的赏石四则首先做了肯定,认为他已“尽石之妙”“知好之为好”。同时又指出他“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进一步发展了苏东坡和米芾等人的“丑石观”。


  他认为石丑,“丑而雄,丑而秀”,方臻佳品,从而“一块元气结而石成”,看似凹凸不平,崎岖险怪,却是“陋劣之中有至妙也”,绝难以寻常审美观视之,如同现世之奇人。


  天地出灵石 妙悟传文脉


  “石乃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壮为奇怪。”文人赏石,眼中的石头是微观的自然山川,替代自己梦境中的仙境。文人赏石,首先是基于个人主观的思想;由于观赏、品鉴角度的不同,在文人的笔下,自然之奇石,也被赋予了多种意义。


  这些文人在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在诗、书、画艺术上具有很好的综合修养,他们参与赏石、画石、评石、藏石到叠山垒石的造园活动,创造了受传统文人思想浸润充满诗画意趣的传统赏石文脉。


 
标签: 中国赏石文化

本文标题: 中国赏石文化:虽由人作,宛若天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77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