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师节有多讲究?一年可过五次?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9-10 10:33:0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每年的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是属于全体教师自己的节日,家里有小朋友或者有亲属是老师的都会格外注意,会向老师发出自己的祝福,全社会也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以不同的方式送上祝福。

  每年的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是属于全体教师自己的节日,家里有小朋友或者有亲属是老师的都会格外注意,会向老师发出自己的祝福,全社会也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以不同的方式送上祝福。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目前能够考证的在商朝时候就有甲骨文,记录了很多占卜及国家大事,但在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普通老百姓和奴隶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因此这段时间一直被称为贵族教育,这个时候的老师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对于老师的尊重也在小范围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破灭,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说为了推广,纷纷招收弟子,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昌盛,而孔子此时也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后世称之为儒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此施教,使得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教育,于是老师这个词在中国大地广泛出现。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了,从此儒学成为了官方学说,直到隋唐科举出现,儒学也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唐朝时期韩愈写了一篇文章《师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次肯定了老师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完善的学校体制,而在儒学成为官方学说以后,孔子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学生入学除了拜老师,还要祭拜孔子,在孔子诞辰这天也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这个仪式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在进行,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孔子的推崇。



  实际上自从有了教育,人们就非常尊师重道,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可见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而在孔子诞辰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去孔庙祭拜,还要请皇家的老师们进宫,一同聚餐,吟诗作乐。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员也纷纷效仿,在孔子诞辰这天祭拜孔子,并且“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也就是说孔子诞辰这天不仅要祭拜,还要老师放假,发放奖励,基本上等同于现代的教师节了,只是没有官方宣布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诞辰应该算是古代的教师节。



  古代老师一年可能过多次教师节


  孔子诞辰这天算是古代的教师节,但古代的老师可不仅仅享受孔子诞辰这一天教师节,每年可以享受五次教师节:三节两寿。


  所谓“三节”指的是端午节、中秋节、年节,而“两寿”则是孔子诞辰、塾师生日。三节两寿这个词出自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名词出现的晚,但执行的却很早,在三节两寿期间,学生都要给老师送上干肉,而且有时一送就是一个月,尤其是在孔子诞辰和老师的寿辰,重视程度更加的高,虽然三节及老师的寿辰并没有被官方承认为教师节,但民间的风俗却依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代老师一年可以过五个教师节了。


  从古至今,老师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有老师的存在,个人得以成才,中华文明得以延续,面对老师,我们都应该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标签: 教师节

本文标题: 古代教师节有多讲究?一年可过五次?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91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