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疫病防治办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12-26 10:41:24  来源:文史艺苑
核心提示:古今中外,瘟疫总是与人类如影随形,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作孽一番,无论人种,不分国别,也防不胜防。在对疫情这些流行病的防范与治理措施上,中国古人大致的思路可以总结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古今中外,瘟疫总是与人类如影随形,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作孽一番,无论人种,不分国别,也防不胜防。在对疫情这些流行病的防范与治理措施上,中国古人大致的思路可以总结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中国古代记载疫情的文献很多,如《尚书》《诗经》《国语》《左传》《史记》和《汉书》中都有部分疫情记载。在传统史籍记载中,疫情的说法实际就是一种流行病,所用的名称有疫、疾疫、疠等,一般通称为“疫”,合称“疾疫”。以现代病理学的分类,古代发生过的疾疫范围甚广,大致包括瘟疫、瘴气、痢疾、流行性感冒、麻风病等。



  从文献来看,中国古代十分注重防治结合。如《论衡》告诫人们不能吃老鼠碰过的东西;《金匮要略》则指出,决不能吃被虫子、蚂蚁咬过的掉在地上的果实;《淮南子》总结民间经验,认为被打死的病犬不可以投入水中,否则会污染水源。古代城市污水也受到重视,据说西汉萧何在未央宫修建了下水沟;为了减少城市灰尘,还制造了类似洒水车的“翻车渴乌”。


  自先秦开始,古人对疫情重视防患,《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的重要举措就是搞好环境卫生。如南宋的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他看到泉州城内的水沟湮阏已经很久,如“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于是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


  我们传统的节俗中有“扫年”的习惯。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己家里彻彻底底扫个遍,以“除尘”来防患因脏乱差可能造成的疾疫。中国民俗端午节,其实就是古中国的全民“防疫节”。这一节俗,家家户户都有饮雄黄酒、艾叶酒,挂菖蒲,焚苍术等习惯,实际上,这是古人们为了杀菌消毒预防疾疫发生的一种措施。因为在端午节时,天气由暖转热,气温骤升,气候多变,是百虫滋生、身体易感季节。由此可见,古人在对疫情防范方面,从政府到民间,还是十分重视的。



  在控制疾疫的传播上,古人非常注重对病人衣物的消毒处理与善后处理。在疫情治愈后,为了防止造成疫情的复发蔓延或二度传染,古人还会对之前病人穿过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明代李时珍提到用蒸汽消毒的方法,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中提到“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对一些因疾疫不幸亡故者,朝廷也会赐予棺器盛殓,采取掩埋或集中处理的方式阻断疾疫传播,如宋代的漏泽园制度。


  这是古人经过无数的疫灾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遏制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古代,医学并不发达,信息传播也慢,交通更是落后,唯一的优势就是:人群的密度比今天小,交通不畅传染慢。古代疫情暴发后,大多会集中在某一地段或者某一区域内,并不会像今天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短时间内造成一场世界性的疫情。所以隔离法一直都是古人阻断疫情蔓延的上上策。


  在古代的隔离法中,通常的做法就是将病人安置到一个空置地域,然后由官府集中给药进行医治服务。如《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在汉军西征讨伐羌人时,“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这时候,感染疾疫的官兵被统一安置到了“庵庐”中进行隔离治疗。因此,像在南朝齐时所设的“六疾馆”,北魏设立的“别坊”,唐朝设立的“患坊”,宋代设立的“安乐坊”,还有明清时期的“养济院”,等等。这些地方,都是在出现公共疫情的时候建设起来专供隔离治疗疾疫的专用场所。



  在古代的隔离法中,还有一种是自我隔离。


  比如在晋朝时,类似的记载有,如果朝臣家有人染上时疫的,只要一家有三人以上被感染,那么就算没有被感染的人,在百日之内都不能上朝,必须保持自我居家观察。以此来看,古人在自我隔离的时间规定上,比现代人时间还长。毕竟,古人除了在隔离上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外,基本没有什么先进的医疗检测方法,百日隔离,才算能让人彻底放心。


  在古代,疫情发生后,在治疗方面,基本上都是由官方来牵头组织。


  明朝以前,大多数是由官府组织民间郎中进行医治。而从明朝中期开始,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太医院的太医在人数上也颇具规模,大约可达300人以上,这时候,但凡暴发疫情,皇帝就会调拨一批太医院的太医深入民间问诊治病、送医施药。


  《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京城暴发了疾疠后,明世宗朱厚熜亲自牵头,检验并制成《济疫小饮子方》,同时“颁下所司,遵用济民”,下令由礼部向民间散发药方驱除疾疫。


  在医治疾疫方面,中国的中医药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


  虽然古代的医疗水平和设施无法与今日相提并论,但中医世世代代积淀的对治疾疫的实践和经验十分丰富,为后世治疗疾疫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帮助。被后人尊为“医圣”的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收录了不少对治不同疾疫的药方,如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大叶性肺炎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治疗乙型脑炎和流脑的“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治疗急性肠炎及细菌性痢疾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黄疸及传染性肝炎的“菌陈蒿汤”,治疗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白头翁汤”,等等。后代类似的药方就更数不胜数了。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疫病防治办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14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