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案几”的发展及分类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9-10 09:01:06  来源:長物藏
核心提示:一张小小的案板不仅承载了中国人的生活,更是融合了艺术修行与礼仪文化。随着不断地演化,各种不同类型、专类专用的承具出现,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精神世界以及美好品质的追求与探索。

  承具,顾名思义,承托之用,取承装放置之意。通常包括案、几、桌三类器物。


  最早的承具名为“俎”,用以辅佐餐食,同时也是祭祀礼器。早期的承具使用,与其说“放”,不如用“供”字更为贴切。食祀一体,食前必祭,进食的过程就是祭祀礼仪的展现。


  周后期及战国时期逐步演化为“案”与“几”。“案”用以承物,例如食案;“几”用以托人,例如凭几。


  宋代及以后,家用器具的分类越来越明确完善。趋于实用,“案”演化出了桌,几也脱离了“凭几”的词义,成为了专指用于承放物体的器具名称。


  一张小小的案板不仅承载了中国人的生活,更是融合了艺术修行与礼仪文化。随着不断地演化,各种不同类型、专类专用的承具出现,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精神世界以及美好品质的追求与探索。


  1、承俎围祭


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


  俎的作用为切肉时垫在下面的砧板。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远古时期的餐盘。常为四足或多足,案板上有孔隙,以便肉汁流下。


  远古的部落首领用两块方石加一片木板,构成了最早的承具,用以盛放食物。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冶炼金属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俎”便由此诞生。俎并不单单只是餐食用具。随着祭礼文化的发展,俎成为了人们祭祀所用的礼器,承放贡品贡物。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祭祀文化密不可分,饮食被视为生命的基本构成要素(环境艰难生存不易),饮食中的礼仪文化被认为是与神灵沟通及表达敬意的方式,“年夜饭”“进食不言”“三菜不成席”等具有代表性的聚餐形式与进食礼节足以佐见餐饮的仪式感。


  《礼记》记载:“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这表明承具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单纯仅是承放之用的器物,其最初的意义延申中祭礼内涵更甚,托载着中华民族对文明秩序的探索、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镂空龙纹俎,青铜礼器,春秋时期文物

  俎面长35.5厘米宽21厘米,通高24厘米,重3.85千克,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


  2、凭几据杖


1.《说文》299页;2,3,4《篆隶表》1014页


1.2.《金文编》270页;3《古文典》1183页;

4《郭店》73页;

5《说文》84页;6,7《马王堆》153页


  古文中“几”与“幾”分属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幾”从丝从缕,表示细微迹象,后引申为几乎、多少等意。“几”有板有腿,取自形象,即为承放物件的器具。二字读音相同,在简体楷书推写使用中统一成了一个字。


  最早的“几”表意所指也并非承物,而是承人。在古文中常见“几杖”一词,二字相对,都是助人便利的工具。《战国策》记载:燕昭王冀图复兴燕国,于是求问郭魄先生要如何做。郭魄回复应该屈尊教诲广纳贤者,同时以身作则效仿先贤,并举出反例:“冯(凭)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大概的意思是如果倚靠凭几,挥舞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只会得到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后来凭几据杖就成为了待客无礼、傲慢粗鲁的代名词。古人将“凭几据杖”这种过度注重自身而忽略他人的行为视作不礼貌,不由得让人对比联想到西方的“脱帽礼”。


  许多人赞为“绅士”,殊不知中国人起身待客、垂杖示礼的涵养风度自古相传,历史更为悠久。这样的行为也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美称。


  那便是——“君子”。君子气度也伴随着时代变迁,注入到了各式家具之中。


《羲之写照图》其中有一柄凭几童子侍酒羲之端坐


  汉时垂足坐风气已诞生,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几渐渐从托人转为载物。“几”字的含义也趋于具体,在家具里代表着小型低矮的置物台,常置于坐榻上,谓之炕几、榻几。


  与其他承具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除了继承“俎”的实用方向,也更多地继承了其祭祀贡礼的内核。


  古时文人大多浪漫风雅,但难抵政务繁杂,故而好似有意为之地将几与后文出现的案区别开来,相比于案所承载的书画公文,几更加倾向于用来供奉精神信仰,例如花、香、茶,因此有名花几、香几、茶几等。入室无需多谈,观其所陈便可明其境界。


  此也谓君子不言,下自成蹊,上善如水,润物无声矣。古有一词叫做堆案盈几,表示事务繁多。连几台之上都堆满了公文书信,如此描述,当真是形象无比。此种形制陈设的家具自宋代至明清风行更甚,各种几类样式也渐渐丰富起来。


伍炳亮先生作品《黄花梨素身弯脚小炕几》


  承具是所有家具中门类体量最大的一门,在其大体分类上,大多数承具可以简洁明了地将其分为两个大方向,一个方向为型,一个方向为用。


  几类亦是如此。以用为名例如茶几、花几、炕几、供几等,以型为名例如条几、方几、圆几、八角几。


  上等几具多采用黄花梨、紫檀木、红酸枝木,其鉴赏点多见于腿足腰线,依照匠意施加雕刻,或清婉素丽,或富丽堂皇,是家具陈设中最能补充细节美感的器物。



  伍炳亮大师作品《明式黄花梨草花纹三弯脚如意四方花几》此款花几通体黄花梨所作,观其面板方正明朗,规则有序。反观腿足却未施托泥或管脚,而是以三弯脚形制顺势落下。


  搭配草花纹仿佛藤条搭垂,灵动自然,棱角有度的同时亦不失婉转飘逸。


  3、举案齐眉



  作者陈少梅,近现代画家,宣统元年生人,籍贯湖南衡山擅国画,新中国时期任天津美术学校校长,享年四十五岁。


  另一件与几相对的家具叫做案。最早的“案”与我们如今常说的案有所不同,它并不指代承放物品的高台,而是专指用来吃饭的家伙什——餐托。


  有说“案”最早始于新石器时代,但据考证在甲骨文或金文中并未有相关字形,最早可考止于战国文,更多见于秦文(小篆)。案脱胎于“俎”,形制也类似为上有方下有足的器具,用来承载饮食。此字从木,声从安,虽有铜案石案出土,但可见当时人们所用的大多数依然是木器。


  秦汉时期“案”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后汉书》记载故事“举案齐眉”,其中“案”便指承放菜肴的托盘。


  到了魏晋南北朝,出于生活需求,“案”的功能也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了香案、琴案、画案等。但此时案与几的造型和功能趋于类似,人们常常二字合称,谓之“几案(案几)”。


战国曾侯乙墓浮雕兽面纹漆木案


  直至唐宋(尤以宋)高型家具普及,除了炕案这类较矮的榻上用品形制得以保留外,大多数案具都区别于低矮的几类变为高足案。此时案才成为了我们如今通指的:保留了传统案的形制,面下腿足缩进,面板突出两侧,相对于几更高一些的高型承具。


  案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中华文化的兴盛。随着垂足坐到来,相比于低矮拥促的几,案更适合人们放开手脚直抒胸臆。


《听琴图》北宋赵佶


  假设东坡欲作词,大喊“取笔纸来!”,我们最舒适恰当的联想一定是长卷铺案,挥毫洒墨,而绝不是俯身凭几,佝佝偻偻。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创作需求和精神导向。文从汉,诗从唐,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个坐姿一张承具的改变,背后托举着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案有二气,此曰文气。


  大案


  其气之二,曰为霸气。与同胞兄弟几类不同,案还有项特别的任务——政务。几兄虽也常伴宫廷,但若拟人对待,所入部门或为礼部、东宫。反观案兄,大抵入住刑、吏、兵等各部大堂,那都是兵不血刃、朝不保夕的地方。


  君不见无数人在那一张大案前瑟瑟发抖痛哭流涕,倘若换成几具,效果定然啼笑皆非。这也由此引申出了案的第二重意思,可组词案件、审案。案的特殊气质与往期提到的高坐具的演变是离不开关系的。交椅圈椅亦或宝座,均坐高目远,与之相搭的承具定要有相符的气场。


  经过演化后的高足案完美扮演了它们的好搭档,成为了威严、庄重的代名词,这也奠定了相比于即将登场的桌,案要更具凝厚的身份气场。是此,纵观案类承具的品鉴,终离不了文霸二气。


  一件好的案具,远远望去,总能在其上看到两个影子,一或温婉如玉气质偏偏,一或威武肃穆镇立高堂。若再进一步凝神静品,最后或许能得一悟,两股气息凝成同一人影,唤作——国士无双。


《明末黄花梨独板架几式巨型供案》

此案长4.53m,宽56cm,独板案面厚7.8~8.8cm,总重289公斤,其中案面重205公斤。

镇于供祠公堂之上,威武霸气,蔚为壮观


  案在分类上与大多数承具类似,以型和用相分。除保留了床榻之用较为低矮的炕案外,以型分为条形案、宽长案、其他案等类目。其中条形案遵循传统命名规则:凡冠以“条”字,其形制均窄而长。


  在条形案中又以两端是否翘起分为“平头案”及“翘头案”,或以榫卯方式分为“夹头榫案”“插肩榫案”。宽长案则源自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中的分类,意为区别于条形案的宽而长的大案。此类案具多作书画使用,也可依照功能称之为书案、画案。


  其他案类则是“以用为先”,在需求及功能上有着明确的导向,故而不执着于形制,会因地制宜进行些微变更,以达到在功能或情感上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琴案、供案等。


伍炳亮先生作品

《明式黄花梨灵芝纹大翘头案》


  案面修广,气度不凡,两端置翘头,边抹冰盘沿角牙看似寻常云纹,左右相连实呈倒悬灵芝四腿混面,


  起二柱香阳线,贯彻上下用料浑厚,敦实有力,霸气外露却不失雕缀,设计巧妙,文雅隽永。


  依托于“俎”的演变,几案在实用之外也多出了礼度修养与精神品质的承载。几的陈设体现了主人的情操风雅,君子如水,润物无声。案的运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韬武略,文霸二气使其鲜活有灵。


  从俎到最初较为模糊的“几案”,再到如今语境下的“几”与“案”,是中华民族从精神探索到物质实用的历程缩影,各类家具的细化分类、专事专用是“格物致知,物极其用“的表征。


  座椅的变化推动了承具高度的演变,再次印证了垂足坐所带来的全面影响。


  从宫廷走向民间,从祭祀典礼转为追求实用,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潮流风向的改变,其中蕴含着“探索世界,物为我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进一步的推动下,更加贴近于生活实用的桌便由此诞生。


  简单实用并不意味着粗陋随意。在桌的创造与使用中,依然传承了前人的精神品质与民族智慧。


 
标签: 明式家具 案几

本文标题: 明式家具“案几”的发展及分类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75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