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指的是哪五花、哪八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09 09:59:42  来源:有趣冷知识
核心提示:“五花八门”,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种类繁多、花样百出,那它其中的“五花”到底是哪五花,“八门”又是哪八门呢?

  “五花八门”,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种类繁多、花样百出,那它其中的“五花”到底是哪五花,“八门”又是哪八门呢?


  “五花八门”最早为“八门五花”,出自明末清初小说家张潮所创作的《虞初新志》,原本指八门阵和五行阵,比喻古代阵法战术多变。


  到清代,人们将多种底层职业归类到“五花八门”之中,其中“五花”根据五行和五色来区分,“八门”则指一些靠口舌吃饭的人。



  五花


  头一花叫“金菊花”,这说的可不是真正的菊花,而是比喻卖茶的女子。过去,街头巷尾那些摆着茶摊,给过往行人递上一碗香茶的女子,就如同金菊一般,在平凡中带着一丝淡雅和质朴,为路人送去片刻的清爽与慰藉。


  第二花是“木棉花”,它代表的是行医之人。木棉树高大挺拔,花朵鲜艳似火,寓意着医生们有着火热的心肠和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就像木棉抵御风雨一样,为人们抵挡病痛的侵袭。


  “水仙花”是第三花,指代的是酒楼歌女。水仙花姿态婀娜,清香淡雅,恰似那些在酒楼中轻歌曼舞的女子,她们用美妙的歌声和优雅的舞姿,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如同水仙花在水中绽放的那份灵动与柔美。


  第四花“火棘花”,说的是杂耍艺人。火棘花生命力顽强,颜色热烈,杂耍艺人走南闯北,靠各种惊险刺激又精彩绝伦的技艺谋生,就像火棘花在不同的地方绽放光彩,他们的表演总能吸引众人目光,带来无尽欢乐。


  最后一花“土牛花”,指的是挑夫。挑夫们每日肩扛重物,行走于大街小巷,就像默默耕耘土地的老牛一样,踏实勤劳。他们虽然干的是体力活,但却为城市的物资流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同土地孕育万物,他们承载着生活的重量。



  八门


  “一门巾”(同金),这“巾”指的是算卦占卜之人。他们摇着卦幡,口中念念有词,凭借着对阴阳八卦的理解,为人们答疑解惑,预测吉凶,仿佛能透过那一方巾布,看透世间的神秘。


  “二门皮”,“皮”是卖草药的。这些人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熟知各种草药的特性和功效。他们就像大自然的使者,把山林间的草药带到人们身边,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三门彩”,这里的“彩”是变戏法的。他们手疾眼快,凭借巧妙的手法和道具,变幻出各种神奇的景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奇幻色彩。


  “四门挂”,“挂”指的是江湖卖艺的。刀枪棍棒,样样精通,他们在街头空地拉开场子,展示自己的武艺,引得众人喝彩,用汗水和努力换取生活的报酬。



  “五门评”,“评”是说评书的。一张桌子,一把折扇,说书人就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古今故事,让听众随着情节的起伏或喜或忧,沉浸在一个个精彩的世界里。


  “六门团”,“团”是街头卖唱的。他们怀抱乐器,用歌声传递情感,或悠扬婉转,或激昂澎湃,歌声飘荡在街头巷尾,为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七门调”,“调”指的是搭篷扎纸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都离不开他们的手艺。那些精美的纸扎和搭建的篷帐,既实用又美观,为各种场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八门聊”,“聊”就是高台唱戏的。演员们粉墨登场,在舞台上演绎人生百态,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这“五花”和“八门”涵盖了过去社底层行业,由于这些职业被看作是不入流的行当,被人轻视,因此“五花八门”常常带有一丝贬义。


 
标签: 五花八门

本文标题: “五花八门”,指的是哪五花、哪八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406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