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1-15 09:35:43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为了加强社会用字管理,消除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社会用字管理,消除社会用字中的不规范现象,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公民,均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各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用字的管理、协调、组织、监督工作。

  新闻出版、商业、交通、教育、工商、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社会用字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社会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严禁使用不规范汉字和错别字。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社会用字,是指面向社会公众的示意性文字,其范围主要包括:

  (一)本省出版的各种出版物中使用的汉字;

  (二)本省各电视台在屏幕上播映的汉字;

  (三)各级党政机关、部队、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所使用的汉字;

  (四)街道、公共场所中使用的汉字;

  (五)各类文体活动和会议中所使用的汉字;

  (六)交通(运输)工具上使用的汉字;

  (七)本省生产的各种产品及其包装物、说明书、广告等使用的汉字。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规范汉字,是指:

  (一)简化字以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

  (二)异体字中的正体字以1955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标准;

  (三)印刷用字以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标准。

  第七条 本规定所称不规范汉字,是指:

  (一)1986年国家《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

  (二)1986年国家宣布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

  (三)1955年国家《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淘汰的异体字(其中1986年收入《简化字总表》中的11个类推简化字和1988年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15个字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

  (四)1977年国家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

  (五)从1955年至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分九次更改的35个县级以上地名中的生僻字;

  (六)1965年国家淘汰的旧字形。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保留或者暂时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一)古典书籍的整理出版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二)古代历史文化学术研究著述和语言工具书中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部分;

  (三)历史文物古迹中原有的文字(不含说明性、示意性文字);

  (四)革命领袖、已故文化名人、革命烈士的题字题词和手书墨迹;

  著名的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题字题词;

  (五)注册商标定形字;

  (六)手书的企业字号;

  (七)一向用繁体字的出口商品的包装等;

  (八)书法艺术作品(不含面向社会公众的示意性文字,如广告、报头刊名等);

  (九)姓氏(仅限于异体字);

  (十)本规定发布之前制作的单字造价在5000元以上的大型金属、水泥、石刻牌匾;

  (十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地区出版的中文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第九条 手书的企业字号凡使用了繁体字和异体字的,必须在明显的位置再配放用规范字标注的名称牌。

  第十条 在本规定施行之前已使用不规范汉字(第八条允许保留的除外)的单位,必须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自行改正。个别特殊行业在此期限内更改确有困难的,可以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报请所在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确定延长期限。

  第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罚款应当按照规定上缴国库。

  第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文标题: 江苏省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85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