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文化】新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2-01 10:43: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问题的探讨,既是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文化交流融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年多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已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不仅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还有力推动了包括文化共同体在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与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同时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沿线国家文化发展;还将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

timg (5)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路径

  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为依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和探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础、实现途径与重要意义,可为探索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提供重要基础。

  第一,实施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切实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实施外向型文化发展战略,着眼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以扩展其影响,在世界上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必须遵循以我为主、政府主导,与国家政治外交大政方针相适应,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方针。

  第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打造文化中国新形象。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我国文化建设赖以存在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以中华文化为依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力构建中华文化积极、健康、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打造文化中国新形象。

  第三,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文化产业体系。全球化和现代化是多重因素推动的整体性变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必须协调发展。建立多层次、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业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具有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还具有心理满足、行为调适的价值。它是一种由主流文化、亚文化、地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有机体系。

QQ截图20180201114737

  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意义

  以中华文化为依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深入研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问题,必须回溯“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条件,揭示“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借以系统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为从宏观层面作出顶层设计和一系列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而全面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可以为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提供现实模式,并且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分歧和冲突提供可行性方案。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华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以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上;另一方面还将大力培育中华文化品牌、打造具有民族标识性的中国符号,以及展示富有新时代气息的中国名片。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尤其是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此背景下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在如何从实践层面提升中华文化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供应链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标签: 一带一路 文化

本文标题: 【一带一路与文化】新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415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