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丑角、架子花脸人才稀缺 别让传统戏曲“被遗忘”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3-28 09:54:34  来源:文汇报
核心提示:有专家直言,必须花功夫拯救传统京剧那些濒危老戏。对那些经典行业的经典戏码,应该创造条件增加演出机会,创新传承。归根结底,需要梨园内外上至推优选角,下至创作演出,改变区别意识。生旦净丑,角色无大小,排名也理应不分先后


    左图:戏曲舞台上常作为配角出现的丑角,也有挑梁的传统好戏,比如讲述江湖侠士故事的武丑喜剧大戏《佛手橘》。这是丑角演员严庆谷在剧中饰演的邱小义。(上海京剧院供图)

  有专家直言,必须花功夫拯救传统京剧那些濒危老戏。对那些经典行业的经典戏码,应该创造条件增加演出机会,创新传承。归根结底,需要梨园内外上至推优选角,下至创作演出,改变区别意识。生旦净丑,角色无大小,排名也理应不分先后

  “电视播出一档推广京剧的节目,说生、旦、净角时,配了京剧名家的照片,可到了丑角,用的却是小品演员的照片!”一位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家最近发出的这番感慨,道出了传统京剧中“边缘行当”的尴尬:丑角演员社会认知度低。与丑角的处境类似,像《华容道》里的“曹操”这样的架子花脸等行当,也存在人才缺口;武生则出现人才纷纷转投影视圈的现象,武生群戏剧目在创作和演出等环节出现了跟不上的短板。

  京剧舞台虽说多以生旦唱主角,但是单靠几个行当热门,京剧艺术很难全面健康发展。“无丑不成戏”,业内都知道有时“绿叶”甚至起着戏魂、戏胆的作用。《女起解》里苏三一句唱,崇公道一句白,既是对唱的展开,又点出主题。可以想见,若是这样的“绿叶”人才断档、剧目失传而“点染不足”,纵使老生、青衣台上花团锦簇,京剧这幅图卷还是无法春意盎然。戏曲界人士为此呼吁,振兴传统京剧,不要让丑角、架子花脸、武生等行当及其传统剧目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绿叶”们也曾有自己的春天

  其实,如今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许多“绿叶”行当,在长长的中国戏曲史的不同阶段里也曾站在舞台的中央。戏曲史研究专家周育德向记者介绍,各类戏曲样式、剧种诞生之初演出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比如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唐代歌舞戏《踏谣娘》、唐代的戏曲主流“参军戏”。

  虽尚未形成生旦净丑的行当系统,但戏中主角滑稽的人物个性和表演模式已经初具丑角雏形。

  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京剧史上丑行挑班第一人,叶盛章仍书写着“绿叶”的传奇。那时北京民间有句话:前门大街有多少商铺,就有多少伙计爱看叶盛章的戏。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家郑岩感慨:“观众为什么爱看他的戏?因为他演的都是无所畏惧,幽默滑稽的人物,看着过瘾!”

  武戏更是一直与文戏并重。鼎盛期的京剧猴戏分南北两派,北派“猴王”以杨小楼、郝振基、李万春为代表;南派则有郑法祥、盖叫天、张翼鹏等人,身法、棒法,筋斗乃至唱念、扮相各有不同。单说勾脸就变化多端:杨小楼勾“一口钟”,郝振基勾“鞋底子”,李万春的是“倒栽桃”,而李少春的则是“反葫芦”。论演出,盖叫天之子张翼鹏能演出数十本的连台本《西游记》,在上海一演就是红红火火的8年。

  至于武打群戏,比如京剧《三岔口》这样的短打武生剧,对于观众而言,不仅起到张弛观赏节奏的作用,也因喜剧色彩浓郁、武打场面精彩、内容通俗易懂,被看作是京剧最好的“入门戏”。

  对此,有专家认为,演这些好看、好懂、好玩的戏,不仅有利于戏曲艺术传承的完整性,更有利于戏曲普及推广。遗憾的是,随着娱乐样式的更迭,时下,这样以小见大的老戏几近绝响。

  要把边缘行当拉回舞台,怎么办?

  戏曲某些行当被“遗忘”,带来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流失。上海京剧院今年即将推出丑角挑梁的系列展演,全院丑角演员“全梁上坝”,数一数,只有8个。这在梨园界还算好的。有老艺术家唏嘘,现在一个院团能有六七个丑角演员已属难得,更别说有行业领军水平的丑角演员。70岁的丑角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尖锐地指出:“如今一些京剧院团很不重视丑行演员,有些地方丑行担当的角色常由其他行当随便挑一个人就干了。”

  有专家分析称,在传统戏曲里,一些行当的“边缘化”在人才培养的起点已有凸显。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感叹:“现在花脸少,拿枪杆的更少,架子花脸快绝种了!”据了解,近两年,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本科生能招到的净行和丑行人数,加起来仅为总数的十分之一。

  对武生来说,一方面,由于武戏排演成本高,演员鲜有机会演大戏;另一方面,平日里他们却要付出更多:落下伤病是家常便饭,大筋一断30岁不得不“退役”的武生不在少数。有些从小苦练成才的好苗子,也往往因形象好有功夫,转而流向曝光率更高、收益更丰的影视界。在动作片、古装剧盛行的当下,有一身功夫的演员很容易在娱乐圈脱颖而出,成为爆红的明星。但对梨园来说,却是一份遗憾。

  武生成长太苦,学丑角的后生又嫌“太容易”。曾有人戏言:“现在没有条件的演员,全改到丑行了。”殊不知千旦易得,一丑难求。有“戏包袱”之称的天津京剧院艺术顾问孙元喜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小丑,认为丑行没有发展,不如学老生、学青衣。可要知道,丑行不丑,而是丑中见美。”哪怕是唱做不多的文丑,光是念白也见功夫。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向卓别林盛赞自己的老搭档、丑行名家萧长华。与梅兰芳合演《审头刺汤》,饰演汤勤的萧长华唱词不多,全靠念白和做派来传神,嘴里不带一个闲字,却将人物个性、情感、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要把边缘的“绿叶”们拉回舞台中央,怎么办?有专家直言,必须花功夫拯救传统京剧那些濒危老戏。对那些经典行业的经典戏码,应该创造条件增加演出机会,创新传承。归根结底,需要梨园内外上至推优选角,下至创作演出,改变区别意识。生旦净丑,角色无大小,排名,也理应不分先后。
 

本文标题: 京剧丑角、架子花脸人才稀缺 别让传统戏曲“被遗忘”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