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4-10 11:12:51  来源:光明日报
核心提示: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马克思曾强调民族形成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原因,指出共同的经济生活、经济依附、经济联系在民族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做出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人的现代性转化和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本质都是一种文化的“寻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二者存在内在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之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力量。

  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马克思曾强调民族形成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原因,指出共同的经济生活、经济依附、经济联系在民族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因素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文化等全部要素系统“赖以旋转的轴心”,因此,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塑造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环境,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物质保障。

  经济包含着各种文化因素,生产力充实着各种上层建筑,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本身包含着科学文化、教育、管理等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了一条增进欧亚各国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更加深入的共同合作、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互利共赢的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了海陆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有效地推进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中国力量。这个伟大的“一带一路”倡议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合则强,孤则弱”的内涵,又是对西汉开启的丝绸之路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应用中的传承和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们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要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不以GDP考核为重心,注重绿色GDP考核,转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改进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促进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

  文化共同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磁场。文化观念不仅是经济基础、物质客体的主观反映,而且是经济基础、物质客体创建的推动者和发动者。文化作为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承载体,它在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赋予民族文化以时代精神。“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可以说,没有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也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构建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寻根和文化建构,因此,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石。中国共产党用自身的伟大实践,诠释了中华文化如何通过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和古代灿烂文化的精华,阔步走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历史性成就。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包括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当代中国与时俱进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成巨大挑战。近年来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背后都掩盖着西方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渗透。因此,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使中华文化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建设,应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意识。

  政治共同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场域。马克思说:“文化结构、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是基本要素,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经济机构,它是所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文化结构与政治结构在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发生互动作用。”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文化结构和政治结构这种内在的互动作用,有时会让反作用变成能动作用,如政治体制对文化体制和经济体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铸就了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领导核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先后提出民族独立、民族平等、民族自治等民族共同体理念。早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积极倡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共同斗争,特别强调中华民族统一性、整体性,积极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开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的征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趋于完善,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政治共同体的创建有其内在统一性。

  根据马克思对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方向的设想,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势所必然。为此,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吸取世界先进文化之精华,又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色,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认同、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

  (作者:徐德莉,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本文标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65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