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门墩亦有大学问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8-15 15:02:23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一念执着
核心提示:中国古建筑造型优美,而且很多很小的细节之处都有极大的学问。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古建筑中门墩有何讲究。门墩,又叫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是门枕石上突出于门外的一部分。

  中国古建筑造型优美,而且很多很小的细节之处都有极大的学问。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古建筑中门墩有何讲究。


  门墩,又叫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是门枕石上突出于门外的一部分。


  门枕石叫“门当”,门框上方突出的一对木头门簪叫“户对”,它们一对在下,一对在上,便是“门当户对”的由来了。整个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作用。


  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等等。从等级上论说,文官用书箱形,武官用兽吻形,而王府门前门墩的狮子头特别大。


中国古建筑门墩亦有大学问


  《说文》:‘鼓,击鼓也。’


  中国古代击鼓升堂、击鼓定更等等已经形成了官制的行为特征,鼓成了官衙的符号。安放抱鼓石便成了权利地位的门户象征。


  同样,因为鼓是法事专用的乐器,把抱鼓石看作能够驱邪避灾的法力象征,在佛寺祠堂等庙宇前面摆放抱鼓石也是顺理成章的。


  另外,将门枕石上方做成圆形可与下部方形基座构成‘天圆地方’的造型关系。门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


中国古建筑门墩亦有大学问


  [九世同居]


  “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白猿偷桃]


  桃为长寿的象征,传说西王母因为吃了仙桃而不死。门墩上雕“白猿偷桃”,其来历是这样的:传说云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亲,偷偷去仙桃园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园的仙人孙真人捉住。白猿为了治母亲的病哀求孙真人,孙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放走白猿。白猿之母病愈,让白猿将一部兵书赠送给孙真人。从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象征。这个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鼓词里也有同一题目的曲词。


  [连年有余]与[化鱼为龙]


  “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


  [刘海戏金蟾]


  雕刻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为富贵多子。因宋代词人柳永有“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的诗句,所以刘海戏金蟾也象征着财源茂盛、汲取不断。


  门墩是支撑门框门轴的建筑构件,逐渐演变为“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小品之一。


中国古建筑门墩亦有大学问


  按建筑等级划分,门墩可以分成皇家门墩、文武官门墩、豪富门墩及民宅门墩。


  皇亲国戚——狮型门墩


  皇家和官府的门墩,大多数都是汉白玉的狮子,透着威风。


  高级武官——抱鼓形狮子门墩


  而低级武官只能用刻有兽首的抱鼓型门墩。


  高级文官——箱形狮子门墩


  与武官不同,文官门前的门墩改用箱型。去掉狮子,低级文官只能在门墩上雕刻纹样。


  富豪——箱形无雕饰门墩


  明清时,出现“商而优则仕”的现象。


  很多富豪门前,也会摆放上不同样式的门墩。


  民宅门墩


  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就只能用木质方门墩。


  门墩的纹饰


  武官一般喜用万字纹、鱼形纹、彩陶文及汉代车马出行图雕饰。


  文官则喜用祥云瑞兽、花草等图案。


  此外,门墩上雕刻的各种吉祥图案有各自美好寓意。


  是不是很涨姿势?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关于中国古建筑门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了解它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门墩亦有大学问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93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