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非遗传承人为中国结注入中国风受热捧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2-15 13:43:55  来源:中新网  作者:孙博妍
核心提示:“这款中国结的主体是双钱结,它的图案是我在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地砖上发现的……”对于37岁的徐晓雪来说,与中国结“结缘”的人生注定别具意义。身处中国东北部城市长春一隅的她,通过一件件小小的中国结,向外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这款中国结的主体是双钱结,它的图案是我在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地砖上发现的……”对于37岁的徐晓雪来说,与中国结“结缘”的人生注定别具意义。身处中国东北部城市长春一隅的她,通过一件件小小的中国结,向外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徐晓雪曾经从事平面设计工作。2005年,她为了打发时间随婆婆学习编织传统中国结,未想拿起这根绳后就再没放下。



  徐晓雪痴迷研究绳结新技法。据其统计,由她设计的手绳、项链、挂饰等样式不同的中国结已有3000余款。在长春市政府发布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徐晓雪致力发展的“徐氏中国结”名列其中。


  在徐晓雪的工作室,各式各样的中国结颠覆了记者对这门古老手艺的传统认知。这些中国结中,有的展现了人参、鹿茸、乌拉草等吉林地域特产形象,有的富含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的则编出了中国南方地区城市及地标建筑的风貌……



  她向记者介绍,传统的中国结比较大,除了过年时拿出来陈列便想不到其他用途了,而自己改良过的中国结较为小巧便于佩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我经常会通过查阅古籍、走访博物馆和外出旅游来寻找灵感,历史知识、地域文化都是我创作的源泉。”


  巧思与文化的结合,让徐晓雪凭借小小绳结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然而,她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门文化的传播者。“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展示中国文化,这也是非遗传承人的初心吧。”徐晓雪告诉记者,尤其在参加一些中外交流活动时,经常有海外人士拿着中国结问其寓意。而在她教授的学生中,也不乏生活在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甚至“洋面孔”。


  在阿联酋生活多年的陈晨是徐晓雪的粉丝之一,她通过朋友介绍开始向徐晓雪学习编织中国结。“中国文化在当地很受欢迎,我会编一些灯笼等含有中国元素的作品送给他们。”



  陈晨还表示,自己学习编织中国结,除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想教授孩子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为了让隔着千山万水的学生们得到自己的“真传”,徐晓雪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均整理成视频资料供大家学习。“从基本结到变化结再到组合结,每一种方法我都会录成视频,他们学习后我们再在微信上交流,改正作品的不足。”


  徐晓雪希望,带着文化味的中国结可以走得更远。

 
标签: 中国结

本文标题: 长春非遗传承人为中国结注入中国风受热捧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95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