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康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模式研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9-20 09:26:24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康养服务的人群还是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但是在生命长度、厚度和自由度这三个维度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在这个体系里找到特定的位置。

  与一般意义的“健康”、“养老”、“养生”和“疗养”等概念相比,“康养”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范围广阔,与之对应的康养行为也十分宽泛。康养既可以是一种持续性、系统性的行为活动,又可以是诸如休息、疗养、康复等具有短暂性、针对性、单一性的健康和医疗行为。延伸到更大范围,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一是生命长度,即寿命;二是生命厚度,即精神层面的丰富度;三是生命自由度。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康养服务的人群还是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但是在生命长度、厚度和自由度这三个维度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在这个体系里找到特定的位置。


  也就是说,从孕幼到青少年再到中老年等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康养需求,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病患甚至是需要临终关怀的群体,社会各个群体都有可以纳入康养的范围。



  康养生态圈初步形成


  康养概念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诸多企业进军康养产业。嗅觉灵敏的地产系公司凭借丰富的运作经验,快速切入养老地产开发,打造高端养老社区。


  保险系公司凭借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以及保险与养老之间的天然联系,积极嵌入机构养老的投资与运营管理。更有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也跨界入局,争抢健康养老产业大蛋糕。


  国内康养市场存在的问题


  1、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


  康养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分布呈现天然的不均衡特征,需要加大统筹布局,缩小区域差距。


  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类似,其发展壮大通常须以优良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以及山地等为基础。


  我国幅员广阔,存在多种气候以及地质条件,这决定了各地康养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康养基地的选择通常集中在欠发达地区,这会带来两个问题:


  首先,为了享受某一个目标区域的康养服务,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群需要支出的交通成本等有着巨大差别。


  其次,对于那些康养资源密集的省份,如果没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顶层设计,很难避免同质化养老产品的竞争。


  2、政府支持碎片化,落实过程不明朗


  在政策方面,虽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落实仍存问题。


  近几年国家虽然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由于一些地方未将国家政策具体化,缺少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使得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无法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激励和扶持作用。


  3、康养产业市场需求庞大,但有效供给不足


  老年人群和亚健康人群成为康养产业主要目标群体。


  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


  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目前,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


  全国老龄办在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的演讲中提到,中国老年产业的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


  但根据不完全测算,当前每年为老年人康养生活提供的产品在5000亿至7000亿元,需求持续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


  医疗设施方面,康复科的床位数存在较大缺口。根据国家卫计委已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仅有322家康复医院,其中城市206家、农村116家,这意味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多半没有康复专科医院。


  而康复医学床位数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比重仅为1.8%。目前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由于面临着政策碎片化、发展模式粗放、人才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远未形成一个健康、完整的产业体系。



 
标签: 康养服务

本文标题: 浅谈康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模式研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quote/show-605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