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类
排序
 
  • 中国古建筑文化如何立足于现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建筑文化如何立足于现代建筑文化?
    • 我国的古建筑文化之所以能够保存延续下来,不仅经过了历史长河中时代变迁的考验,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考验。它是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8 10:00  关注量:10425
  • 长白山千年前宝马城遗址显露真容
    长白山千年前宝马城遗址显露真容
    • 记者从吉林长白山宝马城考古队了解到,经过近4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基本摸清了宝马城遗址的基本形制和建筑布局。通过发现的玉册等文物,考古人员基本确认该遗址为金代长白山神庙故址,这是我国中原地区之外首次发现国家“山祭”遗存。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8 09:45  关注量:9554
  • 非遗传承丨郦越宁:小楼里的烧瓷人
    非遗传承丨郦越宁:小楼里的烧瓷人
    •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长山脚下的南宋官窑研究所,是一座30多年前落成的3层建筑,墙皮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斑驳。就在这样一座老楼里,郦越宁一呆就是30多年。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8 09:35  关注量:9736
  • 遥感考古将助力探寻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古迹
    遥感考古将助力探寻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古迹
    • 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大动脉,其所在区域在古代也是连接中亚、南亚、东亚的交通贸易要道。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的遥感考古项目将帮助探寻走廊沿线古迹。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7 19:28  关注量:9578
  • 对南京涉“国保”六项工程国家文物局提出施工意见
    对南京涉“国保”六项工程国家文物局提出施工意见
    • 南京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南京涉及“国保”的工程都要经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方可施工。4天之内,国家文物局一连对南京六项工程施工前提出了具体意见,甚至有的工程项目直接暂不同意。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7 19:15  关注量:9578
  • 让民间文艺回归生活
    让民间文艺回归生活
    • 近日,我与国际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进行了一场座谈。在交流中,国际专家感慨,自己先后在中国进行了十余年关于传统工艺的田野调研,这五年,尤其能深刻感受到中国民间文化生态的变化。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7 14:28  关注量:9534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7 14:10  关注量:9655
  • 七大考古发现串起三个文化带
    七大考古发现串起三个文化带
    • 远处工作人员拍摄的地方就是留存了三百余年的卵石小路。近处的剖面可看出地基之厚,体现出当年皇家建筑的精益求精。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7 13:43  关注量:9579
  • 新时代中国非遗的文化使命
    新时代中国非遗的文化使命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6 10:53  关注量:967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6 10:29  关注量:9316
  • 《芳华》背后的情感考古
    《芳华》背后的情感考古
    • 经过两天点映,临时撤档的《芳华》不出意外地收获了好评。在小说搬上荧幕的大潮下,冯小刚与严歌苓的合作再次取得成功,更多的贡献恐怕来自《芳华》所代表的时代和情怀。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6 10:18  关注量:9172
  • 坚守人民立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坚守人民立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此为指引,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要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成为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6 10:01  关注量:9248
  • 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嬗变
    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嬗变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推动,一个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非遗项目,正纷纷从“纸上名录”走向自己的“新家”--非遗博物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6 09:31  关注量:8999
  • 【古建匠心】中国古建筑的垂花之美
    【古建匠心】中国古建筑的垂花之美
    • 垂花,又称垂桶、悬钟,施用于传统建筑中不落地的檐柱之柱头。虽受柱头形状和面积的局限,垂花的雕饰题材和形状相对单一,但其与上部的枋头雕饰、两侧的雀替以及后排梁枋之下的丁栱雕饰相配合,亦可取得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5 11:58  关注量:22721
  • 中国传统民居古建筑中的砖雕文化(二)
    中国传统民居古建筑中的砖雕文化(二)
    • 扬州、苏州一带的砖雕受到了徽州砖雕的影响(扬州许多著名宅院本身就是由徽州商人所建),它既不同于北方砖雕饱满壮硕的风格,也有别于闽粤等地砖雕的繁缛、细密。它继承了徽州砖雕的典雅并融入了浓郁的商业和市民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精巧而不纤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15 11:45  关注量:18695
 
最新头条推荐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