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旅行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7-17 09:21:0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我们现代人出门旅行,互联网订票,查攻略订酒店,都是分分钟的事儿,可在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古代,古人出游有诸多不便,如何准备,如何出行,如何分享所见所感?

  我们现代人出门旅行,互联网订票,查攻略订酒店,都是分分钟的事儿,可在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古代,古人出游有诸多不便,如何准备,如何出行,如何分享所见所感?今天,咱们就来唠一唠古人旅行的那些事儿!


  古人出行也要做攻略?


  古代有旅游图书可以获取旅游信息,如路程书、舆地图、游记、地方志……《山海经》《徐霞客游记》至今仍是驴友宝典。


  大名鼎鼎的《山海经》就是出行宝典之一,作为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不仅记载了几十种旅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和解决办法,还记录了百余种野菜野味,简直就是古人旅行的生存手册、保命指南。



  无论古今,跟着资深旅行博主走,总没错!徐霞客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写作的《徐霞客游记》,对中国的山川名胜、地形地质、民情风俗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述,可谓一册在手,旅行不愁!


  直至今日,仍有不少驴友拿着此书打卡~


  在江苏省无锡市,还有一座徐霞客旅游博物馆,展出古人所著有关旅游的诗歌、散文、游记等,光徐霞客游记各类版本就有50余种。



  古人出门也要查身份证?


  不管现代还是古代,旅游可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古代也要查“证”,也就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也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为中国古代的身份证明,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苏武出使匈奴不敢忘节,玄奘取经所用的度牒等都为此类。


  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日本使者持过所通过各地。


  画师描绘下了古代佐吏左手持棨,右手持缰疾驰的场景,棨传为通过关卡、驿站时的信物。


  普通经商者的通关文牒又是怎么样的?下图所示的通关文牒均有画像、印章、朱批,其中“旨:互通有无……死作异地游魂”部分为一段圣旨,应是康熙皇帝为经商管理所颁发的。



  古人出行带什么?


  古代可没有快递,旅行动辄就要数月,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行李里要准备从薄厚衣物、炊具、餐具、茶叶到笔墨纸砚、中药等多种物件。


  除了日常用品,古人出行还要准备尿壶,因为在古代除了繁华城市乡镇外,服务业稀缺,出门在外难免遭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古代的客栈没有专门的厕所,所以尿壶可是旅行必备啊。


  古人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一想到古代旅游,你是不是立马“脑补”出纵马踏风、恣意潇洒的图景?其实古代想要行万里路,可当真不易。古人大部分时候都是靠双腿丈量世界。


  无论是步行,还是骑骆驼、骑马、坐牛车、坐轿子……出行一趟十天半个月很平常,多则半年一年的也不是稀罕事儿。


  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绕远道也在所不惜。为什么呢?因为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经常有强盗出没,水路相对安全多了。到了隋唐时代,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更加方便。不过水路也会因为天气、水流方向的变化,会影响出行。



  古人出行住哪里?


  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汴京中客店林立,尤其是临着汴河大街的相国寺,附近更是客店密集,往来官员、商贾、士兵,皆安泊于此。


  如此繁华情景,可以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形象的描绘。


  对于普通人来说,客栈消费略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也并非完全免费,有的寺庙会用香火钱的方式收取费用。



  古人没有朋友圈,旅行完怎么跟朋友分享快乐呢?


  最常见的是吟诗作对,还会把所见美景“搬”到画作之中,当然古人的画作更多追求意境之美,跟实际可能会有所出入,可以看作是古代版的人工P图。


  部分驴友还会把诗刻在石碑上,当作“到此一游”。


  古代出行虽不如当代这样方便快捷,但因为如此,才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体会领悟旅途中的风景,留下更多的传世佳作。


  尽管出行不易,古人仍然倡导“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标签: 古人旅行

本文标题: 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旅行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74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