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雕雕刻纹样的寓意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8-11 10:00:10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雕刻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工匠善于运用巧思妙想,借助工具的高超技法,加以象形、会意、隐喻、比拟、谐音、借代等艺术手法,精雕细琢,创造出了许多传世精品。

  雕刻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工匠善于运用巧思妙想,借助工具的高超技法,加以象形、会意、隐喻、比拟、谐音、借代等艺术手法,精雕细琢,创造出了许多传世精品。


  在建筑中,运用较多的是木雕、砖雕与石雕。中国院子建筑中就藏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熟悉了这些雕刻内容,或许能让我们与古人走得更近……


—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木雕


  和合二仙,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美团圆之神。


  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个诗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寒山的诗写得很美,他在国清寺曾当过厨僧,与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


  这两位唐代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我国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和睦友爱的情意,自宋代起就祭祀为和合神。


  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他们通常为蓬头、笑面、赤脚的童子模样,手持盛开的荷花或捧有盖的圆盒等具有美好寓意的物件,婚礼之日必挂悬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于厅堂,以图吉利。


—草龙—


▲草龙纹


  草龙纹也叫卷草龙纹、夔草纹,是木雕、砖雕常用的纹饰种类。


  在古代,龙作为君王的象征,是被赋予皇权意志的,所以一般百姓家不允许使用。


  皇帝所使用的龙是“真龙”,标准的形象一定是露爪子(脚指),也叫五爪金龙,四个爪子(脚指)龙一般是王公家宅或祭祀殿堂使用,叫做蟒或者虬。


  但是在佛教中有忍冬草的造型,纹型和龙身很像,于是把二者合而为一,称作“卷草缠枝龙”。


  这种纹饰整体呈现“S”形,构图采用均衡的形式,富有动感。加上龙能喷水降雨,于是又赋予了家宅免遭火灾的特殊寓意。


—狮子—


▲狮子烛台


  狮子,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原产于亚洲西部和非洲,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今伊朗)国王阿萨息斯一世派商队沿丝绸之路把狮子作为礼物送给章帝传入中国。


  随着佛教的传播,狮子成了人们信仰中的一种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因此,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南方林邑王范阳迈发动叛乱,宋派檀和之去平叛,有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书生宗悫(que)自告奋勇要跟着去。


  范阳迈派人驾驭着大象来抵抗宋朝军队,宋军无法抵挡,宗悫说:“我看书上写,国外有狮子,可威服百兽。”于是制做了一批狮子模型,大象果然被吓跑了,宋军大胜。从此狮子成了中国文化中吉祥的象征。


  “狮”与“师”同音,古代将狮子与位列公卿的“太师”同义,大狮子与小狮子嬉戏的画面又寓意着家里有“太师”、“少师”,官位传承。狮子身缠如意状的丝带,寓意着“狮狮(事事)如意”。


—松鼠—


▲多子多福


  松鼠造像可爱呆萌,加上他的亲戚“鼠”又是十二生肖之首,对应地支第一的“子”,所以有多子多福,永居魁首的寓意。


  画面上鼠和葡萄相配,或者与石榴相配,都有丰收富裕、子孙绵延的意思。


—八仙—


▲八仙木雕


  八仙是道教供奉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人,指的是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的雕刻像。八仙传说起源于宋元时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世间八类人。加上八仙所持的法宝——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等均为民间常用之物,使八仙的形象丰富、性格各异。


  八仙是“人仙”的代表,在古代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最熟悉的便是俗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许多老房子的主人为了告诫自己的子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经商发财或考取功名做官的,但至少你要有一技傍身,就能行走天下无所惧怕!


 
标签: 雕刻 纹样

本文标题: 古代木雕雕刻纹样的寓意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83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