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大屋——岭南民居的瑰宝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12-04 09:13:58  来源:广东省城市建筑学会
核心提示:西关是现在荔湾区的旧称。清末民初,广州的所有经济因素都集中在西部,这里也是中国最早与洋人做生意的地方。当时十三行的洋商们,以及富绅巨贾、科举人物等,都集中在西关。

  “生仔未必就系福,要娶新抱要分屋,老屋飞入外来雁,鸡同鸭讲眼碌碌,眼碌碌…”前奏一响,相信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康家人在康家大宅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康家大宅便是原样复制的西关大屋。


  西关是现在荔湾区的旧称。清末民初,广州的所有经济因素都集中在西部,这里也是中国最早与洋人做生意的地方。当时十三行的洋商们,以及富绅巨贾、科举人物等,都集中在西关。


  西关的文化曾经代表着广州的文化潮流。那么西关大屋,则是西关建筑文化的精髓,也是岭南民居建筑的珍品。


  并非在西关的住宅就称之为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多是纵深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官厅、轿厅、天井、正厅、内厅和内房等,接着是作起居和卧室的二进内厅房。而且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青砖石脚。除用青砖块石砌墙外,还加砌一层用人工打磨光滑的水磨青砖为面砖,青砖的色泽相互一致,不能深浅色混砌。另外砌筑青砖墙


  “趟栊门隔凡尘事,小院深锁数甲子。”


  第二,正门是由矮脚吊扇门、趟栊和大门组成的“三件头”。临街的第一扇门是屏风门,也叫矮脚吊扇门,为四扇对开小折门,防止外部视线干扰,又可通风采光。


  屏风门后面是趟栊,是栅栏式的拉门,后部装有竖插销和小铜铃,移动时,小铜铃会响起来。以铃声迎客,以铃声防贼。


  最后一扇门才是真正的大门,此门多用坤甸木或樟木制造。因广州的气候湿热,容易滋生白蚁,而坤甸木和樟木材质硬重,抗蛀力强,且不怕潮湿,不易腐蚀,做成的门扇不易变形,特别是坤甸木,是当时中产阶级身份的象征。要进入屋内,可真是“过三关,斩六将”。



  第三,采用“满洲窗”。大多以传统题材为内容,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光线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营造出绚丽又典雅的氛围。门窗木制作精细,多用荔技核色近似咖啡色。门窗边缘雕刻精巧,有些还贴有金箔,显得富丽堂皇。


  西关大屋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通透,适应广州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把通风,隔热、防晒,防潮作为设计住宅的着手点。


  将屋内的矮脚门、趟栊、敞厅、天窗、冷巷、天井、小院等浑然一体,组成完整的自然通风系统,有效组织穿堂风,借助自然之力克服本地湿热气候,效果显著。正门门厅是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一个气候缓冲区,免于室内空气随室外空气气温变化波动太大。



  而小天井、窄冷巷、联房厅房互相遮蔽,又形成了西关大屋防晒功能。此外,花墙、漏窑、屏门等无一不是考虑通风与观赏的完美结合。这种设计理念,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为创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但屋子对外过于封闭,首层照明度不足。因讲风水,怕漏财,北向不开窗,这些是封建观念造成建筑的缺陷,应弃之不用。


  如今,在广州市荔湾区的西关地带,随意走进一条街巷,总能不经意间遇见西关大屋,好似西关大屋的建筑文化从未远离。等后面有机会,学会可以直播或录制视频的形式带大家去感受西关大屋的建筑文化,以及岁月留给西关大屋的痕迹。


 

本文标题: 西关大屋——岭南民居的瑰宝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09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