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那么迷恋元宵节?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2-05 09:11:19  来源:《风物的故事》  作者:李晓愚
核心提示:  今天是元宵佳节。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春节。唐诗宋词里有许多描绘元宵节盛况的句子:苏味道的“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顾况的“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张祜的“千

  今天是元宵佳节。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春节。唐诗宋词里有许多描绘元宵节盛况的句子:苏味道的“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顾况的“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孝祥的“游人不放笙歌歇”;戴复古的“花边把酒,歌舞醉元宵”。


《红楼梦》之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总之是举国上下皆狂欢。为啥乐成这样呢?因为机会难得。


  现代人有“夜生活”一说,天黑了,逛街、访友、唱歌、泡吧都无妨,可搁古代就不行了。那时候实行“宵禁”,夜间路上禁止行人往来。月黑风高,哪怕出门散步,要是被巡逻的“城管”(以前叫“执金吾”或者“金吾卫”)撞上了,就得罚款挨抽。


  平时的晚上,百姓只能乖乖在家歇着,可到了元宵节就不同了,政府解除禁令,大伙儿可以自由上街,玩个通宵达旦。


  苏味道的诗里有“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柳永的词里有“金吾不禁六街游”,都是说元宵弛禁,可以痛痛快快过把瘾。


  除了赏灯,元宵夜街上还有什么可看的?


  崔液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上街最重要的一桩事当然是赏灯。


【明】吴彬《元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那么多人拥入街头,绝不只是为了看灯,还有什么可看的呢?


  唐人陈嘉言在《上元夜》一诗中道出了此夜的另一番风情:“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潘掾”指潘岳,是西晋时的一位超级大帅哥,这里泛指美貌男子;“洛神”是让曹植魂牵梦萦的洛水女神,此处泛指美貌女子。


  原来女孩子们在元宵夜手拉手跑上街,为的是偷窥帅哥;而男人们则分头行动,“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寻各自的心上人。


  那时礼教森严,女人们都养在深闺足不出户,“庭院深深深几许”。不过也不是没有透气的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就为深闺女子提供了一次外出狂欢的机会。


  【宋】李嵩《观灯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平日里男女授受不亲,可在元宵灯火的掩映下,女子也可以暗暗找寻自己的心上人。“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美人在楼上看到了中意的男子,就拿水果偷偷砸他。被砸中的帅哥心里自然有数,若是他对那位春衫袅娜、巧笑倩兮的美人也有兴趣,一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爱情便悄然萌芽了。


  元宵节是古代女子自由恋爱的难得契机,女词人朱淑真感慨道:“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在朦胧月色里、绚烂华灯下,且让自己与他享受这一刻的温情,“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哪怕明年此时“泪湿春衫袖”,她也心甘情愿。


  无论是喜是悲,是寻觅或是失落,在元宵节的溶溶月色、灿灿灯火中,古时的少男少女体会着爱情的种种复杂滋味,这一天可不就是属于他们的“情人节”吗?


 
标签: 元宵节

本文标题: 古代人为什么那么迷恋元宵节?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2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