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审美趣味,如何营造氛围感?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2-20 13:28:14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崇尚「氛围感」。相比于“悦目”,氛围感更追求“赏心”。通过营造一种情境,来获得令人舒适、放松,或者愉悦、温暖的心理感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崇尚「氛围感」。


  相比于“悦目”,氛围感更追求“赏心”。通过营造一种情境,来获得令人舒适、放松,或者愉悦、温暖的心理感觉。


  比如拍一组冬日氛围感照片,慵懒卷发+初雪纷飞+朦胧夜色,无需惊艳的五官,也能散发一种或浪漫、或文艺的美感。


  再比如一些氛围感的活动,夏日露营、秋季登高、冬天围炉煮茶。迈进大自然,感受风从手指隙间穿过,恰好好处的氛围感帮我们把负面情绪阻隔在外,沉浸在当下的平和与喜悦中。


  还有一些自带氛围感属性的器物,比如日落灯、香薰,有形的设备把无形的情绪放大,让人藏在温暖轻松的氛围中,释放自我。


  手机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许多营造氛围感教程,殊不知,对氛围感的拿捏,古人比现代人更胜一筹。


  不刻意追求视觉效果,更强调物品、环境与情绪、精神的链接,这一点上,现代氛围感与中国传统美学有着穿越时空的契合。


  古代的美人深知氛围感的重要性,女性的魅力不只在于精致容颜,更取决于气质和神韵。《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初次相见时“佳人已远去,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佳人所营造的氛围感让张生念念不忘。


▲《风月秋声·西厢记图册》费丹旭(清)


  古人如何排遣人生失意?“醉后不知水在天,满船清梦压星河”,元代诗人唐温如醉卧扁舟,看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如梦如幻。清梦满船,摆脱尘嚣的愉悦不亚于仲夏之夜星空下露营。


  读书更加讲究氛围了。“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晚唐诗人李群玉的书窗外有松声竹韵,如古琴般悦耳,为读书添了一分清幽。这是多少人的理想书房啊。


  焚香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件郑重的事。晚明隐士陈继儒说“焚香倚枕,人事都尽”。点燃一注龙涎香,整个身心放空,以嗅觉感受世界,在一缕缕香气中安定自己的心境,没有了权谋也没有了功利,进入了闲适自如的境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古人生活里的中式美学往往超出事物本身的意境美。正所谓“为腹不为目”,“目”是感官上的认知,“为腹”是圣人之怀。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事物,能有一种击穿心灵的美。在经历了6000多年的岁月磨砺后,仍然熠熠生辉。


  当我们抱着如此心境走进中国传统美学,忍不住惊叹,华流才是顶流!


  丝绸之路上,敦煌依然凭借着独特的魅力,成为全世界人都心驰神往的朝圣之地。


莫高窟第45窟西壁龛内北侧左胁侍菩萨盛唐(吴健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宋代冰裂纹的独特美感,至今还在被世界模仿。


南宋官窑青瓷弦纹三足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的主要裙式之一马面裙,现在世界奢侈品牌女装仍然从中找寻设计灵感。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还有空灵神韵的中国山水画、笔锋苍劲多变的名家书法、恢弘磅礴的的中国古建筑、经典传世的诗词歌赋、绝美动人的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美学包罗万象、浩瀚广博,又流淌六千年,荫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从远古洞穴到秦汉质朴,从魏晋洒脱到唐代明艳,从宋代风雅到明朝清高……中式美学延绵而成一副波澜壮阔的长卷。如果只是匆匆一瞥,固然会为之赞叹,却不知这份美的背后有何文化底蕴,也不见那些微小却发光的毫末。


  我们该如何去时光长河中采撷东方之美?又该如何抵达传统美学的彼岸呢?


 

本文标题: 古人的审美趣味,如何营造氛围感?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00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