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民居建筑的选址特点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4-01 13:28:01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维吾尔民居建筑中积淀了顺应荒漠环境的生态策略,是传统建筑文化瑰宝,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传承。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地区,东疆的哈密、吐鲁番地区,还有一部分散布于北疆伊犁地区。绝大部分维吾尔聚居地处于荒漠地区,干旱少雨,水土资源匮乏,夏热冬冷,易受风沙之害,自然环境恶劣。为了更好地生存,维吾尔人在民居建筑营造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策略,成为珍贵的文化瑰宝。


  维吾尔人聚居的荒漠地区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水资源弥足珍贵,水在村落选址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长久以来维吾尔人采取以人就水、人随水走的择址方式,以满足饮水、盥洗、畜牧、灌溉等生活生产需求。由于水量有限,房屋很少远离水源,而是依水而建,村落形态或沿着蜿蜒曲折的水系呈带状延伸,或围绕水井和涝坝呈放射状扩散,村落规模也随水源状况自然消长。



  荒漠区适宜居住的绿洲寥若晨星,维吾尔村落用地十分有限,村落格局通常紧凑密集,注重土地的高效利用。有的村落依山就势,利用地形高差形成“爬坡楼”;有的村落地势平坦,便下挖窑洞开发地下空间;还有的搭建“过街楼”利用街巷上部空间。紧凑的维吾尔村落格局不仅节约土地,更丰富了空间语汇,是珍贵的文化瑰宝。


  此外密集型布局促成了灵活多样的步行交通系统,它们或穿街走巷,或爬坡上坎,或串接涝坝水井、清真寺广场、葡萄长廊等开放空间,顺应了自由而紧凑的村落形态,为邻里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场所。街巷形态曲折蜿蜒、狭窄悠长,既有利于防沙,又能有效地遮阳、庇荫和通风降温,很好地适应了荒漠区夏季酷热、烈日曝晒的气候特点,对室外物理环境的优化作用不可小觑。



  维吾尔民居建筑的选址特点:


  (1)维吾尔村落作为民居建筑的外部空间,其选址依山就水,其布局紧凑,注重高效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其村落交通曲折,起到防风、遮阳和夏季导风作用,优化村落物理环境。


  (2)维吾尔院落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利于抵御沙尘,以及夏季高温和冬季寒风的侵袭。在此基础上,采用遮阳、通风、蒸发等多种降温措施,调节庭院微气候。


  (3)维吾尔庭院布局顺应气候变化。在吐鲁番地区采用高架棚式,便于遮阳防热;在和田地区采用阿以旺式,可以防风避沙;喀什、库尔勒和阿克苏地区采用庭院式,利于防寒避暑;伊犁地区则为花园式,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舒适的气候调节。



  (4)维吾尔建筑秩序井然,既注重空间使用的内外区分,保障居住空间的私密,还能依据时节分区,分别顺应冬季保温和夏季避暑降温的需求。


  (5)维吾尔民居因地制宜,采用生土材料,形成生土围护体系。生土材料健康环保且可循环利用,生土墙、平屋顶、双层窗顺应了干旱少雨、冬冷夏热的荒漠环境,保障室内温度舒适稳定。


  (6)维吾尔人崇尚自然,民居建筑采用植物纹饰,室内墙面用《古兰经》里的艺术字体或花草植物图案作装饰,窗户做成木雕花格窗,室外柱子、窗框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外墙勒脚部分使用上色的土陶。


  维吾尔民居建筑中积淀了顺应荒漠环境的生态策略,是传统建筑文化瑰宝,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我国建筑文化传承。


 

本文标题: 维吾尔民居建筑的选址特点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23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