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5-13 14:19:52  来源:《华中建筑》  作者:唐孝祥、许孛来
核心提示: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文化地域性格。在文化地域性格中,地域技术特征是最基本的物质属性,社会时代精神则体现了那个时代建筑普遍具有的文化特性,人文艺术品格揭示了影响建筑的整个社会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这三者都具有其他地区建筑所不具备的独特性,三者统一并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

  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文化地域性格。在文化地域性格中,地域技术特征是最基本的物质属性,社会时代精神则体现了那个时代建筑普遍具有的文化特性,人文艺术品格揭示了影响建筑的整个社会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文化心理——这三者都具有其他地区建筑所不具备的独特性,三者统一并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是千差万别的。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迥异,长期的生存模式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地域性风格,具体呈现在宜于居住的住宅模式上,便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民居系列。形式各样的民居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是一项技术资源,还是一笔艺术财富,亦是一块艺术瑰宝。


  福建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丰富的建筑史学研究成果,如传统建筑构件的演变、传统建筑风格的阐述或传统建筑技术的应用,但极少涉及建筑美学的相关领域,缺乏建筑文化内涵层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能够充实福建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研究,在深化建筑美学理论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福建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深层次文化的了解。研究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有助于从多角度认识福建民居,拓展福建民居研究的学术视野,希望本文能为探索福建民居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借鉴,为促进福建民居的美学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地域技术特征


  九头马传统民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是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相传,建筑内围有九块似马形状的灵石,故名。九头马建于清嘉庆及道光年间,历经数十载。民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不仅反映地域特征,还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地域性和技术性为核心的审美特点,共同构成了九头马传统民居文化地域性格中的地域技术特征。它突出表现在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材料技术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各方面。


九头马古民居大门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全境山地较多,平原较少,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故而木材产量丰富。事实上,福建的土壤以及用土壤烧制的砖也很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福建冬季温暖,夏季较长且湿热,沿海在夏季受台风影响较大,故而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福建民居分为六大区域,分别是闽南民居、闽东民居、莆仙民居、闽北民居、闽中民居、客家民居。闽东区范围较大,涵盖福州、宁德两大地区。从隶属关系上看,九头马传统民居属于闽东民居的福州片区。


  九头马传统民居的特点在于它适应当地的地理条件,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九头马传统民居坐北朝南,平面近方形,整体布局是五落透后五落排形式,主体建筑现存22座。屋前的开敞空间,体现了九头马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独特性。九头马北靠鹤上镇马山,南面十分宽广辽阔,溪水交汇而过,整座传统民居位于古驿道边上,交通往来便利。传统民居南面空旷,因此建有一个庭院配套——有茶树、榕树、女贞、铁树等多种植被覆盖,加入六角攒尖亭、双亭等园林建筑进行点缀,几块顽石在草丛中挺立着,植物、建筑、小品等富有变化,极具艺术特色。九头马传统民居与庭院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九头马古民居北立面


  九头马传统民居的技术性在于它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充分使用当代技术,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建筑的技术性,是指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组织、细部处理等方面的技艺表现手法和特征。长乐东部靠海,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较大,民居类型多为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制;九头马地区夏季较湿热,主体民居建筑外围修筑了高大的马头墙。形似马头的马头墙也是封火山墙,防止单体建筑起火之后殃及周围住户。五落建筑之间,有夹弄,也称冷巷,它的被动降温原理不仅可以使温度冷热交换,还可以满足自然通风。由于每户之间布局紧凑,建筑密度大,厅堂大多采用减柱造且抬梁,在不影响建筑稳定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室内亮度;此外,大多院落都设有天井,也是为了增加采光。


  前述说到福建盛产木材,故九头马的建筑材料也以杉木、樟木、楠木等当地木料为主,只有台阶、柱础等采用了少量石料,多有浮雕、圆雕等。石柱础以圆鼓、方形抹边、八边形为主,造型简洁,中间束腰粗细与柱径相同;在上枋、束腰、圭脚处做出雕刻,技法不一、纹饰各异。前述提到九头马传统民居坐北朝南,北靠鹤上镇马山,南面开阔,有一小广场和多条水渠交汇,两侧有驿道,符合道家“负阴抱阳”的理念——以现代观点看,坐北朝南的直接优势就是朝向阳光,冬暖夏凉;南面近水,不仅视野开阔,给人以美感,还方便有组织排水与有组织通风。


九头马柱础石雕


  自古以来,建筑的防御功能都十分重要。福建在历史上不断受到战乱的蚕食,不仅有盗匪的内乱,还有倭寇的外乱。因此,产生了内向的民居聚落,当战乱来临,这种形制的建筑便能有效地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九头马传统民居的方形平面布局十分规整,纵横均为五座宅院,封闭而稳固,能有效防御盗匪、倭寇的侵扰,九头马传统民居的防御性功能也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地域技术特征。


  社会时代精神


  九头马传统民居的社会时代精神,从本质上说,在于它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建筑的审美是以文化作为支撑,追求人对建筑的审美情感需求。九头马传统民居因其社会适应性,成为了当地社会审美文化的发展动力。


  九头马传统民居地处福州市长乐市,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福州历史文化悠久,从闽越王时期算起,已有三千年历史,至今仍有闽越文化遗风(蛇为图腾、悬棺葬形式等风俗);晋代,历经永嘉之乱,之后大迁徙产生了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近代,由于科技进步,海外文化与闽台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作为省会城市,又有闽江下游富饶肥沃的土地资源,加之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使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据《淳熙三山志》记载:唐武德六年,析閩縣地為新寜縣,在敦素里平川,尋改為長樂。上元元年,防禦使董玠以其卑湫移治呉航頭。元和三年,省入福唐縣。五年,復置偽閩。龍啟元年,改為候官縣。三年,仍舊。永隆三年,改閩縣為長樂,長樂為安昌。明年仍舊。长乐的历史,始于623年(唐武德六年),至今已有将近1400年。长乐作为一个小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闽学在元明清不但兴盛,而且有新的发展;从哲学学派上看,闽学即福建理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论,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从影响上看,闽学曾由地域性上升为全国性并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儒家的思想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追求中庸之道,讲究礼教思想下的社会文化底蕴,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故而可以看到九头马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封闭而整齐划一,中轴对称,前后左右构图均衡,建筑整体上下稳定。


  唐宋以降,堪舆术分为两大派别,分别是形式派和理气派。理气派又叫闽派,因其活动范围主要在福建境内。简单说来,理气派注重理气、方位与卦相。民居注重四象八卦思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住宅建筑上,便要求住宅坐北朝南,背靠山,面临水,两侧近道路。前述提到九头马传统民居正是如此布局的,符合道家“负阴抱阳”的理念。民居是活人的住宅,背山向阳的选址布局是传统民居理想的环境模式,亦符合风水术理论。两侧道路则使居民交通便利,车水马龙则人气旺、阳气盛。


  事实上,讨论民居的社会性,也不应与其时代性割裂开来。九头马传统民居是清代陈焕利父子的杰作,不仅体现了社会文化性,也体现了其建造的时代性。九头马传统民居最为突出的外部特征是其整体的方形布局和多变的马头山墙。马头山墙是长乐(甚至福州)民居最普遍的“徽派建筑”社会文化特征,这也是明清时期多见的建筑构件的典型代表。


  人文艺术品格


  民居的人文艺术品格代表的是民居本身深层次特色化层面的内容。研究九头马传统民居的人文艺术品格,要从民居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底蕴及居民的大众文化心理来探索,从海洋性装饰、象征性手法两方面对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制、细部构件等作初步的梳理。


  九头马传统民居最具特色的外部特征是方形布局和封火山墙。封闭的方形平面布局的产生可能由于防御性,也可能由于防台风等的海洋文化的影响。长乐东部靠海,独特的海洋环境造就了当地建筑的海洋性,具体体现在雕刻艺术的海洋文化与防台风的功效两个方面。九头马传统民居的雕刻艺术发达,很多细部构件雕刻有海草等海洋元素;封火山墙的曲线条似海上波浪,轮廓或圆或方,似鹤似云,错落有致,显得活泼、流畅、自然,极具观赏性——林林总总,都使九头马传统民居呈现出了一定的海洋性特征。建筑平面整齐封闭,利于稳固,也是减少台风侵害的一种建造手法。部分过厅、廊道的天花采用轩顶,曲线柔美,可以有效减少风力的摩擦,有一定的抗台风作用。九头马在柱础、门窗、梁托、藻井……无处不雕,展现了建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匠师们的精湛雕技。


九头马轩顶


  九头马是多进式合院民居的形式,布局得体,设计巧妙。它的装饰题材丰富,图案取自于日常生活,并赋予美好的寓意,是一种世俗乡土的审美需要。装饰的精雕细刻主要集中于柱础、门窗、梁托、藻井等建筑传统构件,如:雀象征喜、蝙蝠谐音福、鹿谐音禄、鹤象征寿,也有三教九流的故事和琳琅满目的对联等。民居内天井遍布,四侧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按照风水术的隐喻思想,颇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财之意。九头马传统民居独特的装饰采用象征或谐音的手法,加上一流的小木作技术水平,因为其人文适应性,成就了该民居的艺术审美价值。


  福建九头马传统民居位于福州市长乐市鹤上镇。在地域技术特征上,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地域性与技术性产生了共性与个性:共性在于地域与技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个性在于民居的平面布局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各种建筑技术手段服务于大众,如马头墙的防火作用,冷巷的降温作用,减柱造、抬梁、天井等的采光作用等。在社会时代精神上,九头马传统民居有其独特的江城文化精神,同时符合儒家思想和堪舆术文化,整体特征也符合清朝建筑的时代性。在人文艺术品格上,海洋文化的特殊性与装饰文化的象征性,造就了九头马传统民居整体方形的封闭式布局及局部装饰的精雕细刻,民居局部装饰做工巧妙、技术精湛。在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价值得以体现,形成了九头马传统民居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呈现出了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


 
标签: 传统民居

本文标题: 浅谈福建九头马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33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