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具: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5-04-30 10:26:25  来源:观复博物馆
核心提示:“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唐代诗人李白《清溪行》诗中一句,原诗是李白离开京城后游池州时所作,此句是写溪水清澈,人影倒映在水中像镜子一样,鸟儿在溪上飞过的画面就像是一幅花鸟屏风。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唐代诗人李白《清溪行》诗中一句,原诗是李白离开京城后游池州时所作,此句是写溪水清澈,人影倒映在水中像镜子一样,鸟儿在溪上飞过的画面就像是一幅花鸟屏风。


  屏者,障也。屏风是中国最古老的家具,古籍曾有“禹作屏”的表述,但无据可证。直接以“屏”为名的记载出现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说明在战国时期就屏风了。


战国时代彩绘透雕座屏

荆州市博物馆藏


  屏风实物早在西周就已存在,不过当时不叫“屏”,而被称之为“邸”或“扆”,《周礼句解·天官冢宰·掌次》载:“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皇邸,注为“以版(板)为屏而饰以凤羽也”。


宋代朱申撰《周礼句解·天官冢宰·掌次》书影

明嘉靖蔡扬金刊本


  《尚书注疏·顾命》曰:“狄设黼扆缀衣”。扆,注为:“屏风,画为斧文(纹),置户牖间。”“扆”亦作“依”,即指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


  至战国时期,屏风已经制作极为精美,在现代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到了汉代,屏风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表现形式上除了独扇一体以外,还有多扇拼合而成的曲屏,每扇之间以构件联结,可以折叠,其材质多以漆木加以彩绘,比较轻宜,用设方便。


  魏晋至隋唐时期,屏风的使用更加普遍和日常,常在床榻等旁边设置小型屏风,通常为三扇。这时的屏风无需底座,折曲张开便可直立,其除陈设装饰以外,还起到遮蔽挡风的作用。在宋临本的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卷》中的一段就绘有一架三扇山水围屏,且在此围屏斜前方的三枝灯外也围有一架三扇小屏用来遮挡风扰。


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卷》局部(南宋摹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资治通鉴》中还记载了唐太宗曾将官员名字及功过书写在屏风上,作为官员考核的参考,使屏风增加了备忘录的功能,为屏风的历史增加了一段逸事。


  宋元时期关于屏风的记载所见不多,但有其他资料可以参考,如传为宋时刘松年所绘《琴书乐志图轴》中的屏风,边宽彩绘,屏心裱镶一副渔舟山水图,从画面看使用场景在户外,材质应是用绢纸裱糊以减轻屏风重量,便于移动或携带。宋时屏风除了体现功能性需求以外,主要是显示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屏风整体不是很大,一般多为独扇。


  元代主要延续前代样式,材质趋于多样,出现了以天然石材为装饰的自然审美倾向,同时也因材质的奢华,使屏风变成财富的一种象征,由此屏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


元代 张雨《題倪瓒像》(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屏风不仅在存世绘画及书籍中有多方面的呈现,还有许多实物存留后世。明代屏风不仅注重实用功能性,更加注重视觉装饰性。其造型种类主要为座屏和曲屏两种,装饰更加华丽精美,手法多样,工艺上或雕刻绘画,或镶嵌法书,极尽能事。


  明代座屏亦称“插屏”,下有底座不能折叠,有单扇、双扇、三扇之分别。明代曲屏多采用攒框做法,少则两扇,多则可达十数扇。在使用上也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设在宫堂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有的用于床榻之后起到装饰遮挡的作用,也有的放在房中用于空间的分隔。不用时折合收储,用时携出展开,轻巧灵便,大大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明代后期还出现一种悬于墙壁上的挂屏,去除了挡风屏蔽的原始功用,而是演化为极具装饰功能的艺术品,其工艺装饰更加华丽,也更富于观赏性。


明代 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屏风基本沿袭明式,其在装饰手段上比明代又有发展,漆饰、木雕、镶嵌,各开生面。尤其是镶嵌工艺的应用,在漆地或木地上按图起槽,再把各种材质的嵌件镶嵌粘贴入槽内,组成各色图案。所用镶嵌材料也极为丰富奢华,各色玉石、螺钿、竹木、瓷器、牙骨,以及金铜金属等无所不用。


清乾隆 剔红嵌百宝鹿鹤同春桌屏(正背)

观复博物馆藏


  这类屏风置陈于厅堂之中,绚丽华美,引人注目,因此清代的屏风也成为了最能体现清代工艺水平的家具品种,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名蜚后世。


  挂屏是屏风中极为特殊的一种。明清时期随着名贵硬木家具的兴起,各类装饰工艺的应用,屏风在保持原有的隔断、遮蔽、挡风等实用性功能以外,更加注重其装饰作用,形制也因此变得丰富多样,挂屏就是这类偏重装饰功能的屏风发展到后来的产物,其屏风的基本功能全部消失,直接上墙变成“挂屏”。


  清代制作的挂屏数量极为丰富,尤其随着康熙年间内务府造办处的设立,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使得挂屏在宫室苑囿中普遍使用,成为清代宫廷装饰中的常用陈设。雍乾时期造办处下属各作达四十多个,而制作挂屏所涉及到的部分是最多的,基本是把家具制作各种工艺全部包含了进去。在清宫留存档案中,挂屏是提及屏风的记录中最多的品种。


  挂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屏框和屏心两部分组成,通常在顶端配有倒环,方便置挂在墙壁上。屏心以书画、雕刻、织绣、镶嵌、景泰蓝等工艺手法来装饰。屏心用料更是丰富多样,除常见大理石或瓷片以外,还有玉石、珠贝、黄杨木、竹、象牙等各类材质。造型除了方形框架挂屏,还有异形挂屏,比如葫芦式挂屏就是异形中较为常见的式样。


  挂屏一般是替代书画悬挂在墙壁上,因书画不宜长时间暴露且容易污损,所以挂屏的设置既增强了空间的装饰效果,又不减其艺术文化气息。挂屏作为纯装饰性的家具品类,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比如四扇一组称为四扇屏,八扇一组称为八扇屏。


民国钧瓷挂屏

观复博物馆藏


  传世文物毕竟数量有限,收藏和鉴赏的需求又大,所以使用优质材料、精细工艺、艺术风格、等方面与文物保持同一高度的艺术衍生品就能很好的缓解其间的矛盾。


  优秀的艺术衍生品,也是为了存续和发扬宝贵的历史文化。

 
标签: 古家具 屏风

本文标题: 古家具: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411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