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三国墓中五管瓶的胡人形象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0-05 09:27:37  来源:钱江晚报
核心提示:武义县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三国青釉伎乐俑五管瓶,造型十分另类独特。浙江新闻客户端《八婺之宝》第九期,武义县博物馆馆长傅毅强将带大家感受这件国宝魅力,揭开神奇五管瓶神秘面纱。
  武义县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三国青釉伎乐俑五管瓶,造型十分另类独特。浙江新闻客户端《八婺之宝》第九期,武义县博物馆馆长傅毅强将带大家感受这件国宝魅力,揭开神奇五管瓶神秘面纱。

2017260_600<em></em>x600
三国伎乐俑五管瓶

  造型独特,做工精巧

  傅毅强介绍,武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尤其堆塑精品引人注目。其中有一对三国时期的五管瓶,则当之无愧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对五管瓶,出土于武义履坦棺山2座三国墓中。分别为青釉伎乐俑五管瓶和青釉伎乐女俑五管瓶。五管瓶从字面上理解,意为拥有5个管口的瓶。

  青釉伎乐俑五管瓶,器身高42.0厘米、腹径22厘米、底径12厘米,主体管呈葫芦形,上层附4个小罐,五管与器腹相通。中间大管演变成胡人形象,凹脸高鼻、浓眉大眼,且有络腮胡子,正在吹毕栗(古代一种管乐器)。前二小管,右边一个在吹排箫,左边一个和着节拍双手在打拍子,在前二小管中有一小孩也在学着打拍子。下一层肩部一周堆塑有人物5个、动物3只。

  青釉伎乐女俑五管瓶,器身高36.6厘米、腹径22.4厘米、底径12厘米,主体管呈葫芦形,中间大管也是胡人形象,凹脸高鼻、眉清目秀,着短袖胡服,怀抱一婴儿正在哺乳。边上4只为素管,前2管中间跪着2人像是仆人。下一层正面有1人做倒立状,左边上2人在拍手称好,一周共有动物4只。憨态可掬,形象生动。

  傅毅强介绍,这对五管瓶以头顶开口,与器腹相通,器物下部为常见罐体,圆腹、收腰、平底微内凹;此外,运用了捏塑、模印、刻划等多种艺术手法,将胡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外施青褐色釉不及底且肩部及腹部垂釉明显,胎釉结合良好,厚实滋润,是武义婺州窑最具代表性的堆塑精品。这对五管瓶是当时最为典型的堆塑人物塔式五联罐,是婺州窑瓷器中的精品,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十分罕见。
 

  古代它到底是干啥用的

  看看这件端庄大气的国宝,通体美艳,做工精巧。尤其是五个圆管均匀分布瓶身,显得是那么另类而神奇,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古代它到底是干啥用的?

  傅毅强介绍,五管瓶发源于东汉,历经三国、西晋、南朝、五代、两宋、元和清代,期间不断发展变化,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瓷器品种之一。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多圆形管而得名。在南北方窑址及五代以后墓中常出现这种多管造型的器具——肩上竖立数个圆管的唇口瓶。

  关于此种器型的用途,有学者认为是烛台,也有称为插花的,其用途尚无统一说法。但在墓葬中作为“谷仓”用意,这样的解释较为合理。即作为盛放粮食的一种冥器,在瓶内装上谷物,葬于墓中。

  作为存放粮食的“谷仓”,象征着“五谷丰登”,带有吉祥的寓意。当时的富人之家为了炫耀攀比,把“谷仓”作为冥器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为升仙路上增添一笔“冥财”。这和他们当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有关,认为死亡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于是为逝者准备好其在阴间生活所需使用的器具,用盛储五谷的谷仓来陪葬,是希望死后亦可以过上生前的生活,也反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

  为啥会出现胡人形象?

  武义出土的这件国宝又为啥会出现胡人形象?造型本身及器上的堆塑又包含什么信息?

  傅毅强介绍,武义是古代婺州窑生产重镇,早在东汉及三国时期业已成熟,窑工以捏塑、刻划、堆贴、镂空等技艺在魂瓶上堆塑出房子、人物、动物,营造出奇崛生动的生活场景;不仅是构思奇巧的艺术品,还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更是探寻古人宗教观念世界的重要实物。

  这对五管瓶上所刻画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胡人迁入中原地区后的生活状态,及西域文化传入中原地区后其对南方制瓷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文标题: 武义三国墓中五管瓶的胡人形象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4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