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明十三陵,让我们一起穿越回明朝!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20 16:09:11
核心提示:历史上的今天,永乐七年(1409年6月20日),明十三陵开始营建。几百年的风霜雨雪,十三陵的一段段传说,守陵人祖辈默默的一生,时光荏苒,故事绵长。
历史上的今天,
永乐七年(1409年6月20日),
明十三陵开始营建。



小编曾看过这样的一个笑话:
“大爷,请问十三陵怎么走啊?”
“你问的哪个陵啊?”
“我就想问十三陵!”
“对啊,那具体是哪个陵啊?”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陵园内全部仿造皇宫建造,每一个陵墓都建筑着高大的城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是明帝国的另一个紫禁城。

  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十三陵神路

  明朝十六帝,为何叫十三陵呢?

  这就要跟着小编来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了。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

  定陵挖掘——中国考古史上悲剧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探寻十三陵的秘密,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和郭沫若提出了开掘十三陵的计划。定陵作为第一个考古对象,曾轰动世界,最后却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悲剧。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最任性的一位皇帝。他10岁继位,22岁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寿宫,并多次亲临陵址现场督察,陵寝在6年后建成。他在紫禁城中度过了3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几乎从不上朝,也从不理政,直到长眠于这座地下宫殿。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1958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开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开……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一经公布,引发了海内外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赞叹之声。


  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丝织品应该是最具价值的。在定陵发掘之前,民间很少见到明代丝织品,存留至今的实物更是凤毛麟角。定陵的整匹丝织品,每卷上都有“腰封”,写着尺寸、时间、产地、质地,极为难得。

  然而,事情急转直下。

  明代定陵发掘工作考古发掘队队长赵其昌曾回忆说:“损坏没有发生在发掘之初,而发生在发掘之后,这是万万没有料到的。不无痛心,更不无遗憾,而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挖开容易,保护却很难,很多奇珍异宝遭到无法修复的毁坏。


  因经验不足,考古人员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抹在半腐的衣物上,过了几个月就全变黑、变硬、变脆。再加上当年的文物库房太过简陋,四面漏风,根本谈不上恒温、恒湿、避光,以至于后来出版的考古报告里,大多数丝织品只能呈现支离破碎的损坏状态。

  更大的伤害是,文革期间,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们被迫离开了岗位。已经打开的皇陵就那样被搁置,大多数的珍贵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于自然条件下,迅速干枯腐败。

  定陵发掘带来的教训,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从此成为考古界的一个定规。

  关于定陵还有个棺木诡异事件

  文革中皇帝皇后遗骸难逃厄运,被红卫兵小将从棺材中扔了出去,棺材则扔进了山沟。当地有人捡到这些残破的木材,由于材料是名贵的金丝楠木,就有一家人将外面腐朽的部分刨去,用它做了一套大躺柜,宣称用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为自己做家具会有大大的“福报”。


定陵地下宫殿

  但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觉得这不但不会有“福报”,相反会带来厄运。这一家人育有四子,当时还都未成年,一天其中三个在大躺柜上玩,忽然一下都掉进了柜子,柜子的门鬼使神差地合上了,就这样三个孩子被活活闷死在柜子里。

  事情还没完,多年以后,唯一幸存的孩子长大成人,并且还上了大学,一切都很好的样子,人们也似乎忘了躺柜带来的厄运。一年暑假,这个孩子回家和父母团聚,有一天老两口到地里去,剩孩子独自在家。等到他们回家时,孩子已经奇怪地死在躺柜上了,死因不明。没人能解开其中的谜团。

  守陵村的故事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十三陵,每座皇陵的旁边,都有一个以陵命名的村落。

  明十三陵,自建陵开始,便有了陵监——一个负责管理和保护皇陵的机构。为了守护帝陵不遭破坏,每一陵附近都住着专门的陵户。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从帝王下葬的那一刻起,便不分身份,不论尊卑,在这个巨大而奢华的坟墓旁,耗尽一生——他们是“守陵人”。

  如今,明十三陵的守陵人,都是数百年前清朝派驻的守陵人所繁衍的后代明朝灭亡后,守卫十三陵的守护者从军队变成了老百姓。出于怀柔汉人的考虑,清朝统治者不但对陵区进行妥善保管,还从北京周边地区迁来不少人口,拨给田地开荒守陵,时间久了,陵户们繁衍生息,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个以陵寝名称命名的村庄。

长陵村

  这些村庄的名字跟陵墓名字是一样的,比如长陵附近的村子叫长陵村,而献陵附近的村子叫献陵村。

  可十三个陵墓中,唯独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没有思陵村。这是为何?

  其实一开始思陵附近也有思陵村,可后来的发生了一件事,却让这个村庄改了名字。

  故事要从明朝末年说起。明末政局混乱,崇祯死后,他和周皇后的尸首迟迟得不到安葬。后来几经周折,他的尸首才得以被运往昌平墓葬群。然而在运送的过程中,崇祯皇帝的头部被砍掉了。

朱由检(明崇祯皇帝)自缢处

  人们慌忙地寻找,可哪里还找得到丢失的脑袋呢?无奈之下,送葬的人连夜找工匠铸了金头作为替代,被安葬在了思陵。崇祯安金头的消息不胫而走,思陵便成了盗墓者眼中的肥肉。

  一开始,盗墓的难度很大,思陵村的陵户一直恪尽职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思陵的看守也渐渐松懈下来,盗墓者们蠢蠢欲动。陵墓中的宝贝被偷走了,崇祯皇帝的金头也不见踪迹。

思陵陵墓内部

  陵户们用尽各种招数寻找“金头”,可终究未能找到。至此陵户们痛定思痛,决定把思陵村改名为“盗陵监”,并且立了新的护陵规矩,以警醒自己要时刻提防,严加监看。就这样,思陵村变成了盗陵监。时间久了,成了现在的“悼陵监”村。

如今的悼陵监村

  “守陵人”,一个听起来会令人脊背发凉的词,小编也是分分钟脑补出了各种灵异事件。因为在各种盗墓小说和电视里,皇陵里面都是机关重重,神秘莫测的。可是,对于天天与皇陵打交道的守陵人而言,皇陵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所在。

  永陵的守陵人李建忠表示:除了不让外人进来,保护皇陵之外,也没啥,就是我们都尽量不伤害这里的东西,就算是蛇呀什么的,也不伤害,顶多拿棍子吓唬吓唬它们而已。民间认为陵墓附近的蛇都是陵墓的守护者,所以不能轻易伤害。


  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帝陵建筑的典型范例,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几百年的风霜雨雪,十三陵的一段段传说,守陵人祖辈默默的一生,时光荏苒,故事绵长。让我们一起穿越回明朝,感受明代皇陵的气势磅礴,感观传统中华的历史文化。

 
标签: 明十三陵

本文标题: 故事︱明十三陵,让我们一起穿越回明朝!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36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