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人物御龙帛画——感受灿烂的古楚文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7-23 10:52:37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古建中国
核心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始终弥漫着仙神鬼魅的神秘气息。他们相信神灵会被他们的舞蹈与音乐感动,庇佑这块土地,甚至他们的灵魂,也可飞升上天,过着神仙的生活。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国宝,它叫做《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始终弥漫着仙神鬼魅的神秘气息。他们相信神灵会被他们的舞蹈与音乐感动,庇佑这块土地,甚至他们的灵魂,也可飞升上天,过着神仙的生活。



  《人物御龙帛画》,又名《驭龙图》,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是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屈原的诗意可以在这幅帛画上得到了印证。


出土历史


  在湖南长沙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1949年前,这里曾经出土过战国帛书,经有关部门批准,1973年再次发掘,重新清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一号墓穴。


  墓主为楚国大夫一级的贵族,既然是贵族的墓穴,就应该有更为珍贵的随葬品,但是开棺之后只找到一些木俑和漆器。专家们继续仔细清理“头箱”和“边箱”,还是一无所获。


  所有箱子都已经清理完毕,最后专家们把目光都盯在了椁板与隔板中间的夹层,忽然,有人惊喜地叫了起来:帛画!专家们簇拥过去仔细辨认,果然是一幅长长的帛画。



  虽然已经有些破损,但依然可以辨认出,画面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还有一条奇怪的龙舟,画工们经过近一个月的整理,这幅帛画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在中国古代,幡也叫幡儿,是出殡时举的窄长的旗子,多用白纸剪成,也叫引魂幡。因此可以说,这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一幅招魂幡画。


  专家们定名为《人物御龙帛画》,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史料价值上衡量,都极其珍贵。


楚人丧葬制度


  《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


  画面正中绘头戴高冠、身穿博袍、腰佩长剑的男子,当为墓主人形象。他侧身立于龙身,头顶有一华盖;龙昂首卷尾,弓身成舟,舟尾立鹤(凤),舟旁有一鲤鱼随行。



  人物衣着的飘带、华盖的垂穗都表示了风动的方向,可见龙舟迎风前进的态势。画面简洁而具有神秘意味,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幅“导引灵魂升天”图。


  根据楚人丧葬制度和传统,认为人死后,附在人身的魂魄要与尸体离散。离散以后,成了野鬼,人便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还会惊扰后人。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使离散的魂魄能够回来附于尸体入葬墓内,葬制上叫做招魂复魄。


  招魂,便是制作招魂幡,让游魂识别幡上画了墓主人形象,自己归来。复魄,便是出殡前将灵柩在家停放数日,魄也能附体。一般做法是,灵柩停放在堂上,把画妥的招魂幡,古人称做铭旌,竖在柩前。



  出殡时,举在柩前,一路引导到葬地,经过祭祀告别仪式后,覆盖在棺上。如果有多层棺,则放在最里的一层棺上,随着下葬,这样,魂随幡,魄随棺,同入墓内。


  人物御龙帛画就是一种招魂幡,招回的魂,得以升天,魄能入地为安,完成了后人的心愿。


  《人物御龙帛画》体现了古代葬制中关于安魂安魄的做法,形象而具体。作为一种文化习俗而被楚人延续下来,形成了绘制非衣随棺下葬的习俗,持续绵延了数百年的时间。


  直到西汉武帝时期,绘制非衣帛画用于“招魂”这一文化现象才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而陆续消失。


帛画艺术


  所谓帛画,也就是指在丝绸上面作的画,一种在丝织物上描画的艺术形式。帛画的出现,说明战国时期楚国的绘画艺术无论从画技、着色和布局方面看,都已达到高超的水平。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的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传神,表现面部的线条精微而细腻,使须眉毕现,神情宛然;表现服饰的线条则流畅舒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长袍的质感和飘逸的状态,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


  人们将《人物御龙帛画》和《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实物战国帛画。


  回望被历史尘封的古代文明,诉说千年的隐秘与张扬。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了解他们的故事。


  下期预告:跪射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标签: 国宝

本文标题: 国宝︱人物御龙帛画——感受灿烂的古楚文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5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