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历史的故宫,到底经历过多少次火灾?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23 15:04:06
核心提示:在现存的名胜古迹建筑群内,历史上曾屡次发生火灾,火灾次数最多的地方,当属故宫。故宫自明朝永乐年间至今约600年的历史中,共发生火灾近100起。其损失之惨重,令人触目惊心。今据史籍所载,择其要者,略述于后,以资鉴戒。

  在现存的名胜古迹建筑群内,历史上曾屡次发生火灾,火灾次数最多的地方,当属故宫。故宫自明朝永乐年间至今约600年的历史中,共发生火灾近100起。其损失之惨重,令人触目惊心。今据史籍所载,择其要者,略述于后,以资鉴戒。


  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月十三日,明成祖命人在午门前施放焰火,不料焰火引起火灾,将午门城楼烧毁,并烧死多人,连当时指挥救火的最高军事长官马旺也被烧死。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四月八日,故宫三大殿因遭雷击引起火灾,大火熊熊,势不可挡。学府秘阁邻近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即今之太和殿)亦被殃及,其时,大学士杨荣率领300名勇士将御书、图籍抢运至东华门外,幸未被毁。而明成祖朱棣却十分惶恐,认为这场大火是老天对他的惩罚,起火当天就到太庙和社稷坛祭祀,祈求祖宗和上天保佑。但是上天和祖宗并未保佑朱棣的一片“忠心”,在这场大火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宫内几乎年年失火,所以,故宫三大殿直到19年之后才重新修复。


故宫


  这次修复之后才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奉天殿又一次遭雷击起火。幸亏这次大雨倾盆,遂将大火浇灭。又过了两年,即公元1445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看花匠用火不慎,烧毁御花房两座,大火既而蔓延至御器库,烧毁御器一大宗。皇帝当时十分生气,本来按当时的律条应当判看花匠拘禁,但皇帝命吏立马斩之。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是皇宫火灾频发的一年,这一年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连续三次宫内起火,而每次起火都有数个地方燃烧。孝宗皇帝不去追查人为纵火的嫌疑犯,反而怨天尤人,罢止了次年的元宵灯会。倒是有一个算命先生非常聪明,他发现一个姓李的太监十分可恶,就在皇太后面前以算命为由,说李太监动土犯岁忌招致灾祸,太监畏罪自杀。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武宗皇帝派人入宫中悬挂彩灯,彩灯一个挨一个,辉煌如白昼。武宗十分喜欢玩鞭炮,宫中放着大量的鞭炮。一个鞭炮引燃了其它鞭炮和彩灯,随即酿成冲天大火。武宗皇帝一边恬不知耻地对身边的随从说:“这是多么伟大的焰火呀!”一边“奋不顾身”地钻进了他的豹房(淫乐场所)。这次大火从傍晚烧到次日天明,烧毁宫殿6座,连皇帝的玉玺也烧没了。可是,这场大火一点也没让武宗皇帝感到内疚,他反而变本加厉地营建宫室,耗资数百万两白银,这些钱均从百姓身上搜刮。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皇宫内又因太监燃放烟花和用火不慎等引起火灾七八次。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二十六日,宫内东偏房又起大火,延烧房屋14间,世宗皇帝告诫大学士张聪说:“宫中地狭而屋多,且屋宇相连,所以火灾频发,且每每连烧。我闻南京宫中诸门皆砖砌,不用木。固知圣祖虑深。今所毁者,不须依旧式,未毁者量为规划,务使道途疏豁,堂舍整简,勿令相近。门俱如南京制,以免火灾。


  此世宗皇帝真有远见卓识。用现代消防术语讲,就是建筑物必须留有防火通道、防火间隔和防火分区以及使用阻燃建筑材料。但是,皇帝老儿说归说,下边具体办事的人做归做。在当时恐怕没有人真正懂得消防安全知识,尤其是用火、烟花和雷击,根本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这次火灾之后,平均每三两年皇宫内就发生一次火灾。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农历四月十三日,故宫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又一次燃起冲天大火。这次火灾的原因仍是雷击所致。火灾损失惨重,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焚。火灾起时,皇帝命奴仆、士卒抢运《永乐大典》,幸使大典未焚。


  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乾清宫、坤宁宫遭火灾俱焚。刚刚过了半个月,皇宫内存放皇帝宝物的承运库又遭火灾,将累朝历代所藏宝物尽皆焚毁。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十月和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十二月,皇宫内厕所、厨房分别起火一次,幸亏扑救及时,未酿成大祸。


故宫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故宫三大殿遭雷击再一次燃起冲天大火。这次大火是从那时算起40年前即嘉靖三十六年故宫三大殿火灾的翻版,火灾原因和火灾损失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名称改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后分别改称皇极、中极、建极三殿。


  万历皇帝在位48年,皇宫内失火20余次,平均每两年失火一次,这跟他的前前任皇帝世宗一样不幸。各位请留意,祝融决不仅仅“惠顾”世宗、神宗祖孙俩。其后的光宗、熹宗俩皇帝在位分别是1年和7年,而其皇宫内亦分别起火1次和3次,跟其祖上的失火几率同样。这还不包括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三十日那次被人们称之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王恭厂火药库大爆炸事件。


  时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农民起火军领袖李自成把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仇恨转嫁到对皇宫的仇恨,他在皇宫内点燃了熊熊烈火,明朝的统治就在这熊熊烈火中灭亡了,同时,故宫又一次遭受焚毁。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六月,有两名女子在故宫前金水河里放鹅,坐在绳堆上吸烟,烟灰引燃了绳堆,大火蔓延到炮车和仓房,焚烧绳子3万多斤,烧毁炮车200余辆,仓房120余间。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十二月三日,6位烧火的太监在御膳房用火不慎导致火灾,大火从膳房烧起,一路烧毁后右门、中右门、西斜廊,然后烧毁太和殿,之后大火拐了个弯,将东斜廊、中左门烧掉。当年地震,虽遇大赦天下,但这6位太监不容赦免,结果被处以绞刑。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二月二十四日,光明殿东侧的柴场失火,大火延烧光明殿。康熙皇帝前往视察,发现守巡官员兵丁尽皆旷误,于是大为光火,令曰:今后各位都统,必须亲身巡察守卫官兵的执勤情况,若发现旷误者,一定严惩不贷!尤其是粮仓,须倍加谨慎,倘有疏忽,格杀勿论!毋庸置疑,康熙皇帝这一严格管理的措施还真管用,其在位61年,除上述两次火灾外,皇宫内还真没再发生大火灾。


故宫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五月十一日,西华门内清茶房煮饭后忘熄余火,遇大风吹燃灰烬,遂酿成冲天大火,大火烧毁西华门并房屋85间。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乾清宫失火,这次大火将《永乐大典》之正本化为灰烬,也烧掉了太上皇弘历最喜欢的五经。此时太上皇已有87岁,他认为这次火灾是火神对自己的惩戒,于是下了一个《罪己诏》以示自责。可是,这一罪己诏并未博得火神的同情,次年三月十二日,乾清宫再次“火”了一把。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十月十九日,文颖馆内烤火取暖,因火炉过于破旧,火焰从砖缝里冒出,烧着了丢弃的废纸,遂延烧了书柜,所幸火尚未穿顶。此时二阿哥、三阿哥及王大臣等率领官员兵丁奋勇扑救,随即扑灭了大火。结果两位阿哥及大小官员近百人均立功受奖(笔者心里真为还珠格格及还珠格格的崇拜者暗自高兴)。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二十日夜半时分,武英殿内失火,延烧房屋30余间。当晚值班人员玩忽职守,应予严惩;王大臣等900余人奋勇救火,均得嘉奖并晋升一级官俸。次年正月十七日,神武门内敬事房失火,延烧房屋20余间,又是王大臣等奋勇扑救,大小官员及兵丁,各得嘉奖、晋级和赏银。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是故宫火灾频发的一年,这年义和团抗击洋鬼子不免把战火烧至故宫,而洋鬼子纵火烧故宫然后趁火掠劫。


  公元1923年6月26日夜12点,故宫神武门内因电线走火引起火灾。大火烧毁房屋120余间,各种金银宝器、古玩字画烧毁无数。那时的消防队中看不中用,面对十余丈高的冲天大火束手无策,事后竟打算撤消宫内电灯。新中国成立后,消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场所更是做到万无一失。


  1987年8月24日夜,故宫内景阳宫遭雷击起火,故宫消防队迅速出击,一边控制火势,一边抢运室内文物。大火扑灭后,除景阳宫屋顶被损外,室内文物均未遭损。


 

本文标题: 600年历史的故宫,到底经历过多少次火灾?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94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