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与文化内涵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09 13:18:05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反映了彝族地域以及历史文化,这些传统民居建筑,不仅能够表达彝族先民的生态观念以及其生存智慧,还能够表现其民族传统精神,表达彝族对于人居问题的想法与领悟。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反映了彝族地域以及历史文化,这些传统民居建筑,不仅能够表达彝族先民的生态观念以及其生存智慧,还能够表现其民族传统精神,表达彝族对于人居问题的想法与领悟。彝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建筑类型多样,但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建筑,其都蕴含着本民族的伦理观念与思想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


  从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看,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天人相亲生态伦理观念,主要有敬畏自然、信仰自然万物、万物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伦理观念。在房屋选址上,其有近水、向阳、有林的三大原则,这使得彝族的村寨表现出一种散居在河谷向阳地的特点。


  村落中民居建筑主要顺着山势建造,呈现坐南朝北或者坐西朝东的走向,从远处看,村前有水,村后有山,村中有树,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在民居布局以及选址上,大多遵循地理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地形的高低差异来调整建筑,呈现出依山而建的特点,布局较为灵活,达到一种天人一体的居住状态。同时,与水域形成紧密的联系,讲求尊重自然,并和谐地融入自然。


  土掌房是彝族建筑民居中常见的类型,是彝族的先民在过去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本土”特点的建筑,其所利用的建筑材料都来自于自然,对于交通不够便利的彝族人家而言,减少了交通的运输成本,且建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抗震性,在使用之后,这些建筑材料也可以回归自然或重复使用。这种建筑材料取之于自然,最后回归于自然的特性,富含了彝族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


  “同”在彝族的语言中是群体的意思,其指的是在生活中要同心同德,是彝族人家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化观念。土掌房则是其“同”这种观念的集中体现,土掌房具有所有的建筑围合在同一个墙体中的建筑特点,这种围合的观念正与“同”字相符。


  同时,土掌房的建筑群间距离较小,各户人家都集中在一个区,连成一片,呈现出一种蜂巢形状的村寨,这使得彝族人家大多都集聚而居,很少有单独一户的建筑。整个群落交织在一起,并无各自的装饰,呈现出一种村寨间和谐统一的形式。而其屋顶与露台在全村之间串通起来,使得整个村落可以相互通过露台联络。


  在遇到婚假、过节等重大事项时,房顶成为其活动的重要场所,村民们可以将青松毛铺设在房顶上,形成松毛席,在这里唱歌、喝酒、聊天。不仅土掌房可以用于人际交往,其他的合院式房、垛木房等都可以用于人们的交往。这种开放式的院落显示出彝族人家内部友好、和谐、亲密的生活关系。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


  建筑民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与气候和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建筑特点,表现在建筑民居上就是一种较为质朴务实的审美观念。建筑与自然具有统一的特性,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具有山野之间的质朴气息。


  不管是土掌房的建筑材料石头,还是垛木房的建筑材料木材,这些都源于其所处的环境,未经过人工的雕琢与修饰,保持了原生态的特性。这使得建筑群看起来就像是扎根于山土之上一样。这些建筑具有一种简朴务实的特性,从外表上看较为粗犷,风格只求大气不求精致,在其原有特色上进行建造,也无明显的装饰,所表现出的是彝族人家自身的简朴务实观念。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在当代社会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较好的意识观念,也可以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本文标题: 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与文化内涵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30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