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古建筑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29 11:20:46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汉五铢
核心提示:时至今日,大部分民间古建筑因各种原因已被破坏殆尽,幸存下来的大都分布在山区农村,还有个别古建残存在城市高楼的层层包围之中,保护现状堪忧。

  古建筑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标志,它以独特的形式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各地区独特乡土文化的集中体现。时至今日,大部分民间古建筑因各种原因已被破坏殆尽,幸存下来的大都分布在山区农村,还有个别古建残存在城市高楼的层层包围之中,保护现状堪忧。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农村人口流失,古建无人看管。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劳务输出,近20年以来,农村青壮年大都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外出务工,农村只有老人和未成年人留守。分布在农村街边巷尾的庙宇、祠堂、牌坊、戏楼、水磨坊、老宅子等古建筑无人照管,加之长期受风吹雨淋等自然破坏,荒废倒塌严重。


中国民间古建筑


  二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和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拆旧修新之风盛行。因为体制不健全,大部分古建筑所有权归村民个人所有,大量民间古建筑被村民私自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形式单一的楼房。


  三是城市发展较快,古建倍受冷落。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来坐落于繁华闹市地段的古建筑被高楼包围,街道变窄,路面泥泞,消防车辆不能通行,加之古建周边人口稠密,古建筑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是文物保护经费短缺,古建维修保护问题重重。对于没有被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而言,数量众多、规格不一的庙堂殿宇的保护备受民间信徒的重视,但是面对大体量的庙宇建筑,受保护经费和维修技术双重因素的限制,维修过于表面化、粗浅化。甚至有些维修工程使用了水泥、钢筋等现代建筑材料,破坏了古建筑原有的风貌。


  五是专业保护力量匮乏。对于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技术人才的培养仍旧欠缺,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成功之路仍需不断探索。


中国民间古建筑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民间古建筑的保护,尽管地方政府不断积极引导加强古建筑保护宣传工作,但对数量众多、规格不一、分布广泛的民间古建筑来说,保护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村庄为了追求村容村貌的整齐划一,对一些分散的古建筑进行了拆除,村民们不喜欢又老又旧的古建筑。其实新旧并不矛盾,拆除古建筑偏面追求整齐划一,往往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反而显得呆板、不美观。为了让自己的村庄在新农村建设中独具特色,有的村非常重视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不仅保护修缮原有的古建筑,还腾出地方,从全国各地收集古建筑,让它们在佛堂“落地生根”。


中国民间古建筑


  因此,有关人士建议把古建筑房屋的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既注重古老建筑的传承和保护,又体现新农村建设的特色,逐步打造古老与现代文明相统一、保护与开发相统一的和谐人居环境;建议让文化部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部门对当地的特色、结构、保护方式等熟知于心,能辅助规划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抓出特色和亮点。


  古建筑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古建筑浓缩了建筑、艺术、科技及美学价值,对于现代社会,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希望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延续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本文标题: 中国民间古建筑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如何保护?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42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