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一报秋 古人为何看重梧桐?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8-14 09:56:29  来源:北京晚报
核心提示: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秋的画面,印染着金色的霞光。“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梧桐,便是秋的使者,她的叶儿牵着秋的手,仿佛融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笑吟吟地,舞在天地间。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秋的画面,印染着金色的霞光。“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梧桐,便是秋的使者,她的叶儿牵着秋的手,仿佛融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笑吟吟地,舞在天地间。


一叶梧桐一报秋 古人为何看重梧桐?


  壹


  梧叶报秋来


  秋天的到来,是伴着梧桐,有着特别的仪式感的。


  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宋代。立秋这天,皇宫内的人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以雄浑悠长的嗓音,抑扬顿挫地奏道:“秋来了。”语毕,梧桐竟应声落下三片叶子。秋,就这样到了。


  真是余味深长。梧桐叶儿在一声召唤中迅然飘落,好似琴弦悠然而动,汩汩流淌出金色的旋律。那宋人,真是浪漫而多情;那梧桐,又是多么懂得人和秋的心意。人与自然,真正相融在不断成长的岁月中。


  古人非常看重梧桐,在他们眼中,梧桐是有灵性的草木、树中佼佼者、能知时知令。《遁甲书》说:“梧桐可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至上十二叶,有闰十三叶,小余者。视之,则知闰何月也。”“梧桐不生,则九州异也。”


  古人还很早就把梧桐与同样有灵性的鸟中高贵者凤凰联在一起,《诗经》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就展示了这样绚美的画面:作为雄鸟的凤与作为雌鸟的凰相和而鸣唱,圆润和谐的歌声飘飞山岗,梧桐则身披灿烂朝阳,蓬勃生长着。凤凰“自歌自舞,其声若箫”(《山海经》语),梧桐仿佛弹奏的琴瑟,与凤凰相随。此情此景,不正是“琴箫中和”吗?


  而梧桐真是可以做琴瑟的,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伏羲发明的琴、瑟,就是以梧桐为主材。《古史考》说:“伏羲作琴、瑟。”记载了从上古传说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纲鉴易知录》也说:“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当时,伏羲看到祥瑞之鸟凤凰“非梧桐不栖”,认为梧桐也是神灵之木,用来做歌颂天地的琴是最好不过了。伏羲便叫人把梧桐砍来,选择三丈三尺高的,截成三段,以“三”来象征天、地、人。他还用手指敲弹梧桐木料,听音选材。他认为音太清或太浊,木质便会过轻或过重,清浊相济的才轻重相宜,适宜为琴。


  伏羲真是有心而讲究的,这样的人才能听到梧桐里深藏的奇妙之声吧。东汉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也感知过梧桐之声。那时他经过吴会之地(今湖北一带),看到一个老农在烧柴做饭,突然觉得被烧之“柴”发出的声音异常入耳,便认定是一块斫琴的良材梧桐,忙把这段木材从火中抽出来,一看果然是梧桐。不久请人做成琴,把烧焦的一段做成琴尾,取了个艺术范的名字:焦尾琴。


  梧桐也一点都没有辜负人们的心,她高大挺拔、树干光洁、无节直生、纹理细而体性坚,能活百年以上,确是作琴的最佳材料。梧桐琴,更是被魏晋时期音乐家、文学家嵇康用一篇《琴赋》,描述成了世间最美的存在,“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这个旷达自由、烂漫率性的美男子,不爱洗澡,“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但每次弹梧桐琴之前,却一定会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在他看来,梧桐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令他敬仰。


  梧桐,应和着天地之音。


一叶梧桐一报秋 古人为何看重梧桐?


  贰


  桐叶无戏言


  梧桐不仅引得凤凰来,还常常引得人们跟和与流连。


  作为桐的一种,她与青桐、白桐、冈桐一起,被历代医药学家详尽描述,南朝宋齐梁时期医药学家陶弘景说:“桐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而无子;梧桐,皮白,叶似青桐而有子,子肥可食;白桐,一名椅桐,人家多植之,与冈桐无异,但有花、子,二月开花,黄紫色……冈桐无子。”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说“盖白桐即泡桐也”“其花紫色者名冈桐”“青桐即梧桐之无实者”,李时珍无疑格外重视梧桐,在《本草纲目》木部中,他列了“桐”之后,又单列了“梧桐”。


  梧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用处颇多,她的树皮可用于制作绳索和纸张,种子和果实可以食用或榨油。她的树皮、茎叶、花果、种子等都可以入药,有消痈除疽、消肿排毒、清肝明目等功效,把她的树皮炙焦研成粉末,调汁后涂抹头皮发根,可以防治须发早白。梧桐还是优良的绿化、美化、净化树种,能防止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的侵袭。


  最有趣的,是她的树叶,那阔大的、一般长和宽均为10至22厘米、呈三角状卵形或椭圆形的树叶,是立秋时节小孩儿爱拾捡玩耍的,西周初期幼年继位的周成王(周武王的长子诵)还把梧桐叶玩成了典故。


  那一年立秋,恰逢梧叶飘落,周成王随意拾起一片梧桐叶,剪成圭状,对弟弟叔虞(周武王次子)说:“以这个封你到唐地为侯。”圭,古时写作珪,是古代帝王典礼时手执的一种上圆下方的长形玉制礼器,象征高贵,表示信符,用于区分爵位等级。很快,辅佐国事的周公旦奏请周成王择吉日册立叔虞。周成王听后不以为然,说:我们在做游戏,我只是和叔虞开玩笑呢。周公旦则严肃地说:天子没有玩笑话,说出来的话都会被史官记载下来,然后行之于礼,见之于乐,一言九鼎。周成王便接受了周公旦的意见,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叔虞即载入史册的“唐叔虞”、晋国的开国始祖。


  这是《吕氏春秋》和《史记》都记载了的“剪桐封弟”,“君无戏言”也诞生在这个故事中,剪桐也开创了剪刻艺术的先河。人们学着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各种形状,来装饰庭院家居。一些相爱着的青年男女还别出心裁,把梧桐叶剪成心形,作为信物互赠。剪桐这一手法和战国时期出现在皮革、银箔等物品上的镂空刻花一样,都与纸张产生后的剪纸同出一辙,也是剪纸的起源。


  音乐家们更是不忘梧桐,用梧桐琴伴着“剪桐封弟”轻轻传唱。桐叶无戏言,像一个个坚定的音符,立在乐谱中,宛转成浓淡相宜、高低相配的和声。飘落的梧桐叶,也从始于报秋,继而天下知秋,引申为“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以小明大。


  绵绵乐谱里,也跳跃着不同的音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以“辨”这种用于辨析事物是非真伪并加以判断的论说文体,作《桐叶封弟辨》,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就大臣应如何辅佐君主这一问题,批评了君主随便的一句玩笑话、臣子也要绝对服从的现象,主张不能盲从,要符合客观规律。他觉得,周公旦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便罢了,难道一定得要遵从“戏言”办成“封弟”这件事吗?他还假设道:如果周成王把削成圭形的梧桐叶跟嫔妃和太监之类的人开玩笑,周公旦也会提出来照办吗?由此,周成王牢牢记住了那一片梧桐叶,一生不敢有戏言。


一叶梧桐一报秋 古人为何看重梧桐?


  叁


  梧桐兼细雨


  也许是秋天落叶的缘故,梧桐也染上忧愁。


  按中国古典哲学核心五行“木、火、土、金、水”来分类归纳,在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中,秋对应金,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中,秋对应悲,在五声“呼、笑、歌、哭、呻”中,秋对应哭,因此,秋天、秋风虽然被称为“金秋”“金风”,清平而和悦,但也常常令人“悲秋”而泪流。泪和雨也常常如影随形,君不见那“泪如雨下”呀。梧桐又是桐的一种,桐被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下品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下品多引悲”。梧桐、细雨、伤悲仿佛不请自来。


  写梧桐比较多的算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了,她的《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念奴娇·春恨》“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忆秦娥(临高阁)》“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以及脍炙人口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愁、愁、愁。


  若不是后半生经历了国破家亡和颠沛流离,李清照不会这么愁。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为进士出身,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学生。她自幼受家学熏陶,聪慧颖悟,“才高学博,近代鲜伦”“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18岁时,她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琴瑟和弦,共同致力于古籍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和美岁月。前半生的优裕生活中,她家的庭院里常种植有梧桐。


  梧桐和细雨,也早已是经典的文学意象,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都令人黯然神伤。


  当冷雨敲打着阔大的梧桐叶,一点点,一滴滴,仿佛与心上的忧伤,汇流成河。选择梧桐兼细雨作为忧愁的衬托,是文人在以特别的形式表达对梧桐的爱,只有高贵的梧桐,才配得上心灵深处的忧愁。


 
标签: 梧桐

本文标题: 一叶梧桐一报秋 古人为何看重梧桐?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91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