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特色构件之“角替”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8-29 15:20:10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一念执着
核心提示:说起“角替”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其实“角替”是宋朝人的称呼,在清代它被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这么一说是不是各位就更熟悉了?

  说起“角替”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其实“角替”是宋朝人的称呼,在清代它被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这么一说是不是各位就更熟悉了?


  角替通常被置于古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中国古建筑特色构件之“角替”


  那你知道角替的演变史吗?


  逐渐变小的雀替:早期的雀替横向跨度较大,南北朝时其长度占明间面阔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后其长度亦逐渐缩短,清时雀替的长度则占明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唐代建筑上不用雀替,宋、辽、金、元的一些高级建筑上也有不用雀替的实例。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辽代的雀替质朴无华。宋、辽的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构成。


  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现了蝉肚造型,元代的蝉肚造型最繁复,从明至清的蝉肚造型逐渐变简洁,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


  从明朝开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现了鹰嘴突样式,鹰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显著。明、清的雀替不仅彩饰,还浮雕卷草和龙等图案。


  中国古建筑的角替种类还挺繁多,具体又可以分为哪些呢?


中国古建筑特色构件之“角替”


  1、大雀替


  普通的雀替有很多是位于柱子的一边,从柱子里面伸出来承托着梁枋,起到辅助柱子承重的作用。而大雀替则不同。它由整木制成,放置在柱头的上面,直接承受梁枋的重量。本来应该分担主要承重任务的柱头,在大雀替面前,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由于承重作用比较突出,大雀替的尺寸也比一般雀替要大。清代规定,官式建筑的雀替长度为房间面阔的1/4,而大雀替的总长度,甚至可以达到面阔的1/2。清代喇嘛庙的大殿上,常常能见到这种大雀替。


  2、通雀替


  一根柱子两侧的雀替作为一个整体从柱顶的里面穿过,这种雀替称为通雀替。通雀替多用于室内,体积也明显大于普通雀替。它与大雀替的区别在于位置不同:大雀替是放在柱头之上的,而通雀替是夹在柱子里面的。它与普通雀替的区别,一方面在于体积大小不同,另一方面也在于结构不同。柱子两侧的普通雀替是分别插入柱身的;而如果采用通雀替,柱子两侧的雀替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穿过柱顶而立。


  3、骑马雀替


  有的时候,两个柱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并且都要用雀替,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就会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倒过来的马鞍的样子,骑马雀替就形成了。与普通的雀替相比,骑马雀替的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4、花牙子


  花牙子有一个别名叫做“挂落”,这个别名在南方地区比较常用。花牙子的形状与雀替很像,在它出现的初期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牙子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装饰构件。


  在古建筑上,花牙子的位置与雀替的位置大体相同,但比普通的雀替要纤细、精致很多。它由细小的棂条拼成图案,或雕饰卷草等纹样,还有很多做出镂空纹饰。花牙子虽然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装饰纹样变化万千,可以增加建筑的观赏性。


  5、龙门雀替


  龙门雀替也是一种起装饰作用的雀替,多用在牌楼、牌坊上。龙门雀替的特点就是在雀替的本体之外附加了很多部件,比如云墩、梓框、三福云等。云墩是承托龙门雀替的一个零件,上面常常雕刻云纹,因此得名。有的朋友或许会问:既然雀替已经可以起到部分承重的作用,为什么还要在雀替下面加一个云墩承重呢?这要从牌楼(或牌坊)的结构说起。


  牌楼、牌坊的柱子,两两高度不一样,每一“间”(两根柱子之间的空隙部分)的宽度可能也不一样。如果把雀替做成大雀替或者通雀替的形制,就会出现一端悬空的状况。因此,承担牌楼部分荷载的龙门雀替只能从单面插入柱子。每一个单独的雀替就要承受更多的重量,更容易损坏、压折。


  为了支撑雀替,加强其结构作用,匠师们便在建造牌楼、牌坊的时候,用云墩来支撑雀替。有的时候,云墩也被雕成力士的形状,更显威猛之气。如果单靠云墩不能支撑雀替的话,匠师们会在云墩下面再附加一个贴柱而立的小柱子,叫做梓框。除了承重作用以外,梓框也能让牌楼在外观上显得更加稳重。


  三福云则是在进深方向安装在龙门雀替两侧的一个构件,丰富雀替在三维空间中的样式。


中国古建筑特色构件之“角替”


  另外,中国古建筑角替的做法也有不同种。


  根据施金量及工艺的区别,雀替彩画从高级到低级依次可分为浑金做法、金边金琢墨拶退卷草做法、金边玉做卷草做法、金边烟琢墨拶退卷草做法、金边烟琢墨拶退卷草加金抱瓣做法、金边纠粉卷草做法、黑边烟琢墨拶退卷草做法、黑边纠粉卷草做法等。雀替彩画的等级要与大木彩画上的等级相匹配。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特色构件之“角替”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04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