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0-28 13:31:19  来源:良渚文化
核心提示: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7年,大遮山南麓的塘山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受到考古工作者的关注,根据塘山遗址的形态和位置,考古工作者推测,它是良渚时期建造的防洪堤坝,由此,良渚水利系统初露端倪。

  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7年,大遮山南麓的塘山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受到考古工作者的关注,根据塘山遗址的形态和位置,考古工作者推测,它是良渚时期建造的防洪堤坝,由此,良渚水利系统初露端倪。


  2009年9月,因基本建设的需要,良渚古城西北方的岗公岭土山被挖开,后来发现这是一处人工堆筑的古代水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对周边进行勘查,先后发现了老虎岭、周家畈、秋坞、石坞、蜜蜂垄五处类似的水坝遗址,这些水坝都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口位置,坝体较高,构成一组高水坝群。



  为寻找其他可能存在的水坝,考古工作者开始利用新的科技考古手段,正是在1969年拍摄的那幅卫星影像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高坝群下方几处疑似水坝的遗迹。


  至2013年,鲤鱼山、狮子山、官山和梧桐垄水坝遗址被先后确认,这四条水坝坝身较低,构成一组低水坝群,它们通过南山、栲栳山等自然山体与塘山土桓相接,形成良渚水利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代科技手段,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为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划下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良渚时期的水坝都由人工堆筑而成,塘山土垣底部铺有石块,上部覆盖黄土坝体,其他水坝都位于两山之间,以淤泥和黄土逐层堆筑,形成坝身。水坝的作用首先在于防洪,坝体阻挡洪水,在迎水面一侧形成大片水域。


  据计算,夏季洪水期时,从西北山谷到西南低坝,将形成一个面积广大的人工湖泊,人工湖的形成,大大提升了良渚古城西部的水上运输能力,使山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通过修建水渠,还能将坝区的水引向周边稻田,发挥水利系统的灌溉功能。此外,良渚古城区域的河流都为季节性径流,水量季节差异很大。


  丰水期时,水坝拦截多余水量蓄水待用,枯水期时,水坝排放蓄水,补充水源,为良渚古城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洪水,维持水上交通所需的正常水位。


  中国水利史,一般都从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讲起,但大禹治水的遗迹并未留存至今,良渚水利系统早于大禹治水1000年,而且保存比较完好,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水利史。


  良渚水利系统的营建,为良渚时期大工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积累了经验,为良渚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文标题: 探索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33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