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古建筑晴川阁:三楚胜境,“楚国晴川第一楼”!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2-24 14:01:43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錾花
核心提示: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镜”之称。它也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镜”之称。它也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晴川阁的历史故事


  在历史上,首先明确提出“楚国晴川第一楼”的人是清顺治年间文人程封。据传,明末时期,晴川阁在战争中遭受重创,成为“巍楼已半摧”的“废楼”。


  清顺治九年,监察御史聂玠、汉阳知府王泰交主持重修晴川阁,汉阳、武昌人莫不以为幸事。重建晴川阁落成庆典时,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冠盖毕至,群贤云集。各路状元、进士、诗家挥毫泼墨,欣然赋诗,庆贺晴川阁重建落成。


武汉古建筑晴川阁


  当时,汉阳两位翰林进士熊伯龙、吴正治千里迢迢从京城回乡祝贺,作为东道主的代表,他们二人先赋诗两首,赢得满场赞美之词。其中,一位名叫刘子壮的人尤为激动,刘子壮是顺治六年与吴正治同科进士的状元,这次也应邀出席庆典,在气氛的熏陶下,他也踌躇满志,当即赋诗《晴川楼》,将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席间有一位江夏诗人,名叫程封,他虽然身份不比刘子壮、熊伯龙、吴正治高,但是其诗作往往有着独到之处。当时,他被刘子壮的《晴川楼》深深打动,离席出殿凭栏观江景,沉思片刻,返回正殿,提笔挥就一首《登晴川阁》:“凭栏高倚半江秋,楚国晴川第一楼。远水乱从巴蜀下,残碑都为宋元留。洲传鹦鹉迷何处,浪起鲸鲵斗未休。罗立众峰皆画本,当年崔颢不应愁。”


  该诗作于大清第一状元的压轴诗之后,而作者程封又只是小有名气,远不及状元的名头大,是以当场大部分进士高官都嗤之以鼻,唯有熊伯龙、吴正治、刘子壮三人离开宴席前去赏析。


  然而观赏完诗作,三人皆惊喜连连,赞不绝口,吴正治甚至有言:“明代公安派文学领袖袁宏道遍访楚地名胜,称岳阳楼、黄鹤楼、晴川楼、仲宣楼为‘楚地四大名楼’,又说‘四者惟仲宣楼为寂寞,余皆奇观’,其所见皆为明朝之楼。今之晴川楼,宏阔壮丽更胜黄鹤楼、岳阳楼,傲甲全楚。‘楚国晴川第一楼’,程封兄之见卓矣,非妄言也。”这一名号得到当朝三位进士肯定,自此广泛流传。


武汉古建筑晴川阁


  晴川阁的建筑特点


  晴川阁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阁整个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平面呈三角形,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楚波亭、荆楚雄风碑、碑、敦本堂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


  晴川阁的历史虽然没有黄鹤楼、岳阳楼那样悠久,但由于其所居独特的地理环境、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以及诸多文人名士的赞咏,使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上的晴川阁同黄鹤楼一样,数次被毁,现存的建筑为1983年按清光绪年间式样重新修建的,由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武汉古建筑晴川阁


  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顶式,其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栏杆为木质,朱漆彩绘。。总体上晴川阁的装修构件以木石为主,在门窗上采用了玻璃及少量金属部件。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


  晴川阁风景区由三大主体建筑组成,除了主楼,还有禹稷行宫和铁门关。


  禹稷行宫(禹王宫),本名大禹庙,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1131)年间创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1984年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


  经修缮的禹稷行宫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正立面为砖体牌楼式(四柱三楼三门)面墙,其他三面为青砖半砌风墙。大殿为硬山顶式厅堂,正立面前檐用如意半拱装饰并承托出檐,正脊两端升山较大,但屋面无折水。天井两厢如廊式,均为单坡屋面。行宫屋面盖青小瓦,檐头屋脊装饰沟头、滴水、鸱吻、坐兽等。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武汉古建筑晴川阁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设关于此。”从三国时期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铁门关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曾历经多次攻守激战。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汉阳建砖城后,铁门关军事作用日渐削弱,成为文化、经贸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


  明代末年,铁门关被毁,仅剩土基墙座,清初在残存的土基上建关帝庙,民国初年因战乱,铁门关遗迹连同庙宇一起成为废墟。1990年12月,铁门关复建。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通高为26米。关体墙面由红沙石砌成,城墙内部结构为钢筋水泥,关上城楼翘戗飞檐,翼角升腾,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晴川阁于198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方毅、郝建秀、萧克、胡克实等党政军领导人和中外游客350余万人次。1992年禹稷行宫、晴川阁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本文标题: 武汉古建筑晴川阁:三楚胜境,“楚国晴川第一楼”!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75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