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结构——檩枋构件的营造和修缮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13 11:56:49  来源:哲匠之家
核心提示:古建筑木结构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是柱和梁,连接和稳定柱与梁的构件就是檩枋。檩枋类构件用处广泛,有用在室内的脊檩枋、金檩枋,有暴露在室外的檐檩枋,有用在建筑物转角部分,稳定角柱的箍头枋等等。

  古建筑木结构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是柱和梁,连接和稳定柱与梁的构件就是檩枋。檩枋类构件用处广泛,有用在室内的脊檩枋、金檩枋,有暴露在室外的檐檩枋,有用在建筑物转角部分,稳定角柱的箍头枋等等。檩枋的修缮也营造也是决定古建筑质量和寿命的重点,本期推送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主要檩枋类构件形制和维修的一些要点。


  1、悬山建筑檩枋


  在小式建筑中,悬山建筑的檩枋由于出山有一些变化。燕尾枋是悬山建筑的构件,是檩木悬挑端的衬托木,主要是为加强悬挑檩木的强度,兼起装饰作用。长度按梢檩伸出的长。


  悬山建筑梢间向两山面出挑的檩称为稍檩,长度为梢间长度加出挑长度,悬山出挑长度为四椽四当或等于檐平出尺寸。因为檩枋要承担出挑部分的荷载,所以在梁架上不能同正身梁一样做同檩碗等高的鼻子,为固定檩子断面,一般将鼻子榫断面减少为檩径的1/5。


  燕尾枋高厚均同垫板,虽然是出檐部分单独的构件,不与内侧的垫板连成一体,燕尾枋下面的枋子为箍头枋。与燕尾枋发生关系的山墙,也有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山墙一直封砌到顶,只把稍檩出挑部分和燕尾枋露出,另一种是“五花山墙”做法,即山墙只砌到每层梁架下批,其上的砌筑则随着梁架的长度砌成阶梯状,将梁架露在外面,这是悬山建筑特有的做法,在古代能够起到透风防腐的作用。还有少数建筑山墙只砌到大柁下,以上木结构全部外露,空当处用象眼板封堵。


古建筑木结构


  2、转角的檩枋


  转角的檩枋叫箍头枋,用于梢间或山面的转角处,另外,多边形亭子的檐枋都是箍头枋,也有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的不同。箍头枋有单面箍头枋和搭交箍头枋两种,用于悬山建筑梢间的为单面箍头枋;庑殿、歇山和亭子用搭交箍头枋。


  搭交箍头枋也有大式和小式两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箍头枋出头部分常做成“霸王拳”形状,无斗拱小式建筑则做成“三岔头”形状。无论是霸王拳还是三岔头,两种头饰的宽窄均为枋子的8/10,因此,箍头枋头饰两侧按原厚度削去1/10,高度由底面去掉原高的2/10。


  斜搭交箍头枋指按120度、135度或其他角度搭交的檩桁,用于五方亭、六方亭、八方亭等,在多角形建筑中,不存在山面压檐面的问题,但在同一根大木构件上,卯口的方向应该一致。


古建筑木结构


  3、大式建筑的檩枋


  大式建筑也可分为唐宋等早期建筑和明清官式建筑。二者的构件名称不同、和斗栱等构件的关系也不同。


  唐宋建筑的“梁”叫做“栿”,和斗栱相交的梁不做桃尖梁,斗栱承托的挑檐檩和正心檩也和后代的名称和造型不同。


  另外,早期建筑室内的檩枋和梁架的关系也比较自由,梁可以插在檩枋内,也可以搭交在上方。早期歇山建筑的丁栿即“顺扒梁”,与梁构成“丁”字形,丁栿一头安在斗拱或檐柱上,一头安在梁栿之上。梁也直接压在外檐檩枋上。


  明清大式建筑的檩枋是主要承重构件,超过的斗栱,尤其是用在外檐的额枋。额枋是用于大式带斗拱建筑的名称,无斗拱建筑称檐枋,清代建筑有大小额枋和由额垫板三个构件。


  额枋是柱间连接两柱并承托上方斗拱之用的构件,额枋长度依面阔宽度确定,高6.6斗口,宽5.4斗口。大额枋与柱头相交,用丈杆和抽板采用讨退法,按柱子上的额枋口子大小在额枋上拉榫。额枋榫也有带袖肩和不带袖肩也有抱肩和回肩两种。额枋榫小头占额枋的1/3,大头为额枋的1/2,肩膀每面占1/4,榫长按柱径的1/4,榫做完后,四面按所在面的1/10倒楞。


  小额枋高4.8斗口,宽4斗口,榫宽按枋宽的3/10,榫高按枋高。垫板长按净面宽加榫,高同檩径,厚1斗口。小式建筑垫板高同檩径,厚1/5檩径或同望板厚。


  平板枋高2斗口,宽3斗口,长度按每间面宽加银锭榫长,榫的大小按枋宽的1/2,下面做按梢与额枋相连,上面按斗拱攒数做梢子(坐斗榫)。


  平板枋底面与额枋的暗销,一般每间2-4个,转角处的搭交平板枋十字相交,需要遵循“山面压檐面”的原则,即侧面(山面)构件在上,正面(檐面)构件在下的原则,将檐面做成“等口”,山面做成“盖口”,刻口处做出包掩,包掩深度为枋宽的1/10。


  大式建筑室内的檩枋也更为严谨、庞大,为了承接顺趴梁,一般如图的顺趴梁一端插在五架梁上的金瓜柱上,一端在山面下金檩上。而顺梁搭交在下金檩,落在交金瓜柱上,角梁扣在搭交下金檩上。


古建筑木结构


  4、檩枋的修缮与保护性改造


  一般的脊檩、金檩腐烂后是不能墩接的,因为这些檩整体都是承力点,肩负着上部所有椽、望板、灰背等的重量。但是檐檩不同,它搭在墙体正上方,下面不仅有墙体、檐柱,还有斗拱等分担重力,所以檐檩是可以分段墩接的。


  在墩接檐檩时,要注意搭接方式,一般不用抄手榫、巴掌榫,而采用最简单的疙瘩榫的方式,但榫头插入部分要尽量加长,不能少于40厘米,而且必须将墩接点设置在斗拱坊的正上方,这样才能将承重力分散,使两段木件尽量结合均衡受力。墩接时注意在榫卯结合部位加注白胶,墩接处也可以加铁箍固定。还可以用挖补的维修方式,即将木件中间腐烂的部位掏空,砍至未腐烂部分,再将新木件加胶镶嵌其中。


  同时,在明清很多建筑的梁架上一般有彩画,如何在保养木结构的同时保护彩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能保留的旧彩画尽量保留,这是所有古建工匠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针对腐烂严重、需要更换的金檩,一般采取拼镶补缺法。所谓拼镶补缺法,就是将腐烂金檩上可以完整切下的一部分,整体顺裁下来,再将新作金檩按裁下旧彩绘金檩的尺寸裁下同样大小一块,将旧金檩贴补上去,中间加胶,根据长度用不同数目的暗钉加固,这样就把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彩画保留了下来。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古建筑一般通风很合理,即使木材受潮,只要保证通风晾晒,也不会有大碍,所以梁架油漆彩画要采用传统材料。而一旦梁架外表被油漆封闭,木材受潮吸水就容易发霉闷烂,受虫蚁喜欢,寄生产卵、保温过冬。


古建筑木结构


  5、檩枋的保护性改造


  传统木架房屋,难以实现很好的隔音效果,这一缺陷过去对于乡村家庭成员之间就是个不小的隐私挑战。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民宿非常盛行,在防震隔音方面,一般提倡保守的折中方案,既要保护传统建筑,又要适合当代人居住,即保护性改造。


  老宅防震降噪主要在于上下楼之间有必要做相应处理。除了充分利用建筑面积之外,主要避免楼下楼下之间相互干扰,楼板震动波及整座屋宇。为了上下楼间不相互干扰,在两层木板中间直接铺一层海绵泡膜,它减少走动时震动,效果明显。同时也要注意,隔层空隙会成为鼠窝虫穴,要做好防虫的准备。


  包括“预防性保护”和“保护性改造”在内的古建筑修缮和改造理念是越来越受到提倡和肯定的保护方法,也是继承传统营造技术的必备知识和当代需求,也凝聚了古人和今人的智慧,系统学习中国建筑遗产的研究和开发,请关注哲匠之家。

 

本文标题: 古建筑木结构——檩枋构件的营造和修缮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81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