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天地合一”的宗教艺术奇葩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4-08 11:45:01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水陆画会是一种传统宗教绘画。起源于三国时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

    水陆画会是一种传统宗教绘画。起源于三国时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


稷山青龙寺水陆画·梵天圣众


    水陆法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水陆斋”,略称为“水陆会”,俗称“打水陆”,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指开设法会时救度者与被救度者集会于一堂,凡与会者都能得到超度施法与施食同时进行,普度受苦众生,是一种设斋供奉佛神以追荐超度亡灵众鬼的大法会,是中国宗教活动中最隆重、规模最盛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种仪式。


    水陆画是起源于中国宋末的一种水陆法会绘画,盛行于明代,水陆画是中国古代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是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因为此画反映的天上的佛、神鬼和人间民俗三个题材等,所以称之为天地合一的“水陆画”。此画大都流行在中国西部及北方一带。



    水陆画”的内容大致为三大部份:一部分以佛教为题材称“水陆佛像画”;一部分以鬼神祭祀亡灵为题材称“水陆祭祀画”;一部分以民俗风情为题材称“水陆民俗画”。这三种绘画艺术随着水陆法会的逐渐消失而销声匿迹,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存留的“水陆画”都封存在故宫和极少数的中国西部博物馆,并无法进入艺术市场,而且“水陆画”由于存世量少,所以水陆画已鲜为人知。


    伴随水陆道场发展起来的“水陆画”,便成为中国宗教绘画中的一个画种。佛教绘画的创始人,据说是三国时期著名画家曹弗兴,其后许多著名画家多为寺院绘制各种宗教题村的壁画。如东晋著名的艺术大师顾恺之不仅擅长画人物。山水,而且所画的宗教画也是画坛绝响。



    水陆画经过五代及宋的流传与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为一套完整的规模。在当时的佛寺道观中有水陆殿和成套的水陆画图卷,如山西繁峙金代岩山寺正殿原本即是水陆殿,殿中壁画是在正隆三年(1158)由御前承应画匠王逵和王道所绘,可惜现壁画已毁。


    元明之时,水陆道场悬挂的水陆画基本定型,一般寺院修设的大西水陆法会中一堂水陆画为一百二十幅。朝廷修设的水陆法会用到的水陆画多达二百余轴。这些作品多由民间道释画高手绘制,严谨工整艺术精湛,其内容包揽了民间崇信的所有神只,它的悬挂幅数依法事规模而定,另外在这一时期除了成套的卷轴水陆画像外,佛寺道观中出现了专门的水陆殿,绘有构图结文完整的水陆壁画。



    水陆画既然是我国古代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又是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因而其绘画题材离不开佛、道、儒三教的诸佛菩萨、各方神道、人间社会各色人物等,所以水陆画就是佛道、儒三教题材内容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创作,它既有描绘宗教世界的内容,也有反映世俗社会生活的,是中国历史画卷园地中的一朵盛开的奇葩。

 
标签: 水陆画

本文标题: 水陆画——“天地合一”的宗教艺术奇葩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90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