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从故宫“看门人”到中华文化“看门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9-23 09:5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雨晴
核心提示:在山西临汾举行的“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上,单霁翔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的身份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等作主旨演讲。

  依旧是一身中山装,在山西临汾云丘山上,单霁翔开启他的第N次演讲。年近七旬的他,一如既往,奔波在中华文化守护之路上。


  在山西临汾举行的“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上,单霁翔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的身份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等作主旨演讲。


  就在一周前,单霁翔在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方圆阁说”栏目作线上演讲。同一天,他在北京作“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专题讲座。9月18日,单霁翔又出现在深圳,继续为文物保护事业奔走。


  一周三讲,这大概就是单霁翔退休后的生活。事实上,这并不是单霁翔第一次来山西。早在担任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一职时,他曾到山西太原、晋中、忻州、临汾、运城、晋城等地调研、考察。


  “山西的文化文物工作者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大量工作。”单霁翔回忆道,一次,山西临汾一处古城墙,因周围建造住宅受到破坏。“临汾的文物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就把工地的大门拦起来,昼夜守护,保我城墙,爱我临汾,我很感动。”单霁翔说。


单霁翔在会上发表讲话  高雨晴 摄


  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数量居中国第一。2007年,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山西省世界文化遗产达到3处。


  谈及申遗过程,单霁翔说,“五台山提出申遗的时候,我们到现场一看,二十多个地点全部需要整治,特别是台怀镇。”经环境整治后,包括进行拆迁、建设旅游配套设施等,“深山藏古刹”的意境又回来了。


  “我们抢救保护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在细细梳理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遗路程后,单霁翔感慨道,“在这个过程中,最可贵的是,改变了我们对文物的态度。”这是一个由过去的文物保护到如今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过程。


  多年来,单霁翔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国,为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而奔走。他有着多重身份,其中最让人熟知的,还是“故宫博物院院长”。七年时间里,他被外界称为故宫“掌门人”,而他自己却自称是“看门人”。


  在其退休后的日子里,几乎在每次演讲中,单霁翔都会与民众分享故宫的故事。他坦言,2012年,在他刚刚担任故宫第六任院长时,故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86万余件文物藏品有99%沉睡在库房里。经过7年努力,在故宫建立600年之际的今天,故宫在开放区域上,已经开放超过80%。


  据统计,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游客突破1900万人次。单霁翔说,人们在感受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资源,还要尊重文化遗产资源,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演讲结束后,现场掌声连连,在短暂与在场外宾交谈后,单霁翔急忙离开会场。记者发现,当晚8时,他在安徽阜阳还要作一场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报告。这位中华文化“看门人”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未完持续……

 

本文标题: 单霁翔:从故宫“看门人”到中华文化“看门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54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