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古建筑木结构"梁"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0-13 10:08:24  来源:建筑与园林艺术
核心提示:在古建筑木构架中,梁是一个重要的水平受力构件,在较大型的建筑物中,梁是放在斗拱之上的。较小的建筑中,梁是直接放在柱头上。依各自的位置、作用,形状不同,各有各的名称和构造。它们主要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六架梁、四架梁、双步梁、月梁、三步梁、抱头梁、挑尖梁等30余种。

  在古建筑木构架中,梁是一个重要的水平受力构件,在较大型的建筑物中,梁是放在斗拱之上的。较小的建筑中,梁是直接放在柱头上。依各自的位置、作用,形状不同,各有各的名称和构造。它们主要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六架梁、四架梁、双步梁、月梁、三步梁、抱头梁、挑尖梁等30余种。


  一、按照梁上面承托几根檩来看,可以分为:月梁、三架梁、四架梁、五架梁、六架梁、七架梁


  月梁



  “月梁”这一名称指两个概念,一是清式卷棚顶建筑梁架的最上一层梁,也叫顶梁;二是指做成“新月”形式的梁,梁的两端(肩)呈弧形、梁的中段微微上供,整体形象弯曲得近似新月,所以称月梁。汉代称这种月梁为“虹梁”。月梁侧面常施以纹样精美的雕刻。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露明的梁多采用“月梁”做法,到了明清时期,官式建筑已不再使用,但江南民居建筑中仍较为常见。


  三架梁


三架梁其上承托三根檩


  清式建筑物中,上面承托三条桁(檩)的梁,叫“三架梁”,宋代称“平梁”。以此类推,上面承托五条桁的梁就叫“五架梁”,相当于宋代的“四椽栿”。而上面承托七条桁的梁,就叫“七架梁”,相当于宋代的“六椽栿”。


  四架梁



  四架梁是其上承托四根檩。


  五架梁


  五架梁,是正身梁架的骨干构件,其长四步架,其上承托五根檩。


  六架梁


  六架梁是其上承托六根檩,长度为四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七架梁



  七架梁,其上承托七根檩,长度为六步架之梁。


  二、按照步架划分又分为单步梁、双步梁、三步梁


  单步梁是架在双步梁之上的短梁,长度只有一步架,所以叫单步梁。


  双步梁是在建筑物的构架中,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挑尖梁,一般不起承重作用。



  三、还有一些这样特殊的梁:太平梁、抱头梁、趴梁、挑尖梁、元宝梁、递角梁等。


  井字趴梁



  井字趴梁又称长短趴梁,常用于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等攒尖建筑


  抱头梁



  抱头梁是位于檐柱和金柱之间,承担檐檩之梁,梁头前端放置在檐柱头上,后尾作榫插在金柱上。


  挑尖梁


  挑尖梁不起承重作用,主要起连接作用。在大式带檐廊的建筑物中,主要的梁多→前后金柱承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梁,其中,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梁,它的形体较短小,但梁头通常都做成较为复杂的形式,这种短梁叫做“挑尖梁”,它并不起承重作用,主要起连接作用,相当于小式大木作中的“抱头梁”。


  元宝梁


  元宝梁是徽州地区古民居中特有的装饰。主要应用在当地民居天井后侧的堂屋中,在堂屋的中央开间多设有太师壁作为前后隔断,在太师壁左右有一道窄窄的空间可以通行,通道的上方,就装饰有元宝梁。形状略似元宝,因此得名,主要起装饰美化作用,中心是图案最为集中之处,大多以一个元宝为构图重点,或者类似小孩所带的锁片形,或者是如意形。


  角梁



  角梁又分为老角梁和仔角梁


  在建筑屋顶上的垂脊处,即屋顶的正面和侧面相接处,最下面一架斜置并伸出柱子之外的梁,叫“角梁”。一般有上下两层,其中下层梁在宋式建筑中称“大角梁”,在清式建筑中称“老角梁”,老角梁上面,即角梁的上层梁为“仔角梁”,也称“子角梁”。


  递角梁也叫抹角梁



  递角梁是指建筑物拐角部分的斜梁。与面宽、进深各呈45度。


  梁是中国古建筑上架的最主要的承重构架,它承担着上架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上架木构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位。

 
标签: 梁架结构 月梁

本文标题: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古建筑木结构"梁"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61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