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街千千万,如何活出自己的模样?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1-13 09:22:21  来源:唯美乡村
核心提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各地此类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也因此逐步得到维护与修缮。


  历史文化街区的兴盛来源于旅游业与商业的跨界融合。将繁荣向上并具有体验感的旅游业和带有生命力的商业跨界融合,历史文化街区才能受本地市民拥趸、受业界顶礼朝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街区,但成功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成功打造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条件和操作模式?


  1、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随着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历史文化古街的保护与开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特别是拥有很多文化历史建筑的城市,大拆大建不仅不能代表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相反这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无视和粗暴破坏。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拆真建假和大拆大建的问题。拆旧建新,复古造假问题屡禁不止。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方法问题。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应遵循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原则,切忌大拆大建。


  2、如何成为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还原完整街区肌理,丰富场所空间体验


  不同的空间是能够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说白了,我们之所以想要延续城市肌理,不单单是因为它美丽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人的角度出发,仍然能够保证使用的合理贴心舒服。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老肌理我们为什么要延续,因为他是自然生长的,是伴随着使用者的个体在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人的尺度上,它是合理的,是贴近人的行为模式的。历史街区中无论新建筑、新格局的产生,还是传统建筑、群落的更新,都应被视为是有生命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每个地区有其自身的生态和文化结构,生长与繁殖都源自这个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结构特征,而这种特征应该是可识别的。


  活化历史文化遗存,展示真实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作并不仅仅是保护,更重要的工作部分是活化。很多情况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是点状布局,而非整条街都是文物,此时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缝合,即通过新建、活化的手段,把原有的文物资源进行一种缝合、织补,使其院落、肌理与新建庭院、民宿、酒店形成很好的融合。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修旧如旧,通过修复和更新让城市提档升级,延续提升文化品位和旅游文化价值。让老街区既有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沉淀,又能焕发现代城市魅力,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回归的磁场。


  合理布局,保障多元产业


  历史文化街区要精选商业业态,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和本土特色品牌,努力创新运营模式,不断提高街区品位。要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嵌入现代时尚元素,吸引年轻群体,更好地集聚人气。根据业态布局,有序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景观提升,不断提高街区建设管理水平,开发经营业态的复活经营,构建具有独特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业态组合。如新加坡的克拉码头目前已经开发出最适合的经营业态组合,即餐饮45%、娱乐20%、酒吧20%、零售4%。


  平衡开发力度,实现街区可持续发展


  传统街区发展一定要变,但在活化更新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处理与群众的关系?传统街区的管理一定要创新业态,让这个地方的年轻人就地就业,在这块土地的发展中得到有尊严的生活,让这里有人文底气又有未来。传统街区不能靠老人守,年轻人能传承,传统街区就有希望。

 
标签: 历史文化街区

本文标题: 历史文化古街千千万,如何活出自己的模样?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78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