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与图书馆相遇——新时代的文化空间
    古建筑与图书馆相遇——新时代的文化空间
    • 沿着方庄路向北越过左安门桥,便能远远看到护城河在外城东南角拐弯,河水青绿,波光粼粼。继续向北走,跨过护城河,道路的右手边,一块大理石碑立在人行道内侧,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长沙十大古建筑景点,你去过几个?
    长沙十大古建筑景点,你去过几个?
    • 长沙作为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为了让大家感受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小编特意为大家盘点出了长沙的十大古建筑景点。从古建筑的背后去感受湖湘文化!
  • “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刘玉珠指出,“十三五”时期要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重点,自觉主动把文物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
  • 博大精深的中国历代名楼,你知道几个?
    博大精深的中国历代名楼,你知道几个?
    •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
  • 历史建筑如何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历史建筑如何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 近日,上海现代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唐玉恩来到上图讲座,讲述了上海历史建筑如何被保护利用的故事。唐玉恩曾经主持参与了上海和平饭店、上海总会、四行仓库等多项近…
  • 鼓楼公园修缮中发现大量明代柱础
    鼓楼公园修缮中发现大量明代柱础
    • 最近,不少市民路过南京鼓楼公园时发现,大门紧闭的公园内正在进行全面施工。
  • 比文物建筑开放更重要的是展示什么?
    比文物建筑开放更重要的是展示什么?
    •   文物建筑修缮好之后尽量对公众开放,江苏一直是这样要求、这样做的,如果变成私人会所只给少数人使用,有悖于文物的公共资源
  • 历史街区随意“涂鸦”应该如何管?
    历史街区随意“涂鸦”应该如何管?
    • 走在越城区北海街道西小路老街上,视野里突然映入一幅幅墙绘;不远处的仓桥直街上,有人正在对老屋外墙刷白,也准备画点什么……
  • 建筑师马骁利:参与布宫测绘,满怀自豪与骄傲
    建筑师马骁利:参与布宫测绘,满怀自豪与骄傲
    • 作为西藏标志性建筑,西藏建筑界的精华之作,每年从山脚雪城出发,沿着石梯拾级而上参观布达拉宫的人数以百万计。虽然也是爬上布达拉宫浩荡队伍中的一员,但18岁爬上布达拉宫的马骁利却与所…
  • 《“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在行动!
    《“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在行动!
    • 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编制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 让文物建筑“活”起来是对它们最大的尊重
    让文物建筑“活”起来是对它们最大的尊重
    •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在这一《导则》中,国家文物局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文物部门和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进一步加大文物建筑开放力度。
  • 传统简帛记忆与当代文化
    传统简帛记忆与当代文化
    • 记得帕斯卡尔(BlaisePascal)曾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想说的是,思想也形成民族的伟大。
  • 淄博将为历史建筑划“保护线”
    淄博将为历史建筑划“保护线”
    • 近日,淄博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全市将利用3-5年时间逐步整治或改造现有的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恢复街区的历史空间格局和环境。
  • 修复古建彩画:不仅要巧手,还要匠心!
    修复古建彩画:不仅要巧手,还要匠心!
    • 古建彩画师吴书瑞出生在工匠世家,祖父是紫禁城里的象牙雕刻师,他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过硬的画功。从翩翩少年到花甲之年,三十年来,吴书瑞初心不变,用汗水让古建筑重放异彩。
  • 中国乡村古建筑亟需保护,任重而道远!
    中国乡村古建筑亟需保护,任重而道远!
    • 连达是一名古建筑爱好者,曾经徒步考察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及辽宁大部的明长城。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最新入驻企业
 
标签云换一批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