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博物馆策展水平?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4-12 11:03:06  来源:文博圈
核心提示:博物馆展示的是以古代文明为主,由于受历史文献、考古资材、社会研究等方面的局限,基本陈列策展人因时间太短对当地的文化历史研究不到位,大都是就文物年代、品种、数量等来制定策展大纲,重展示手段轻讲解内容,那么如何提升博物馆策展水平?

  博物馆展示的是以古代文明为主,由于受历史文献、考古资材、社会研究等方面的局限,基本陈列策展人因时间太短对当地的文化历史研究不到位,大都是就文物年代、品种、数量等来制定策展大纲,重展示手段轻讲解内容,那么如何提升博物馆策展水平?


  一是深入挖掘地域文明,家乡历史彰显自信,要在展览资材准备上突出“深度”。国有博物馆大多缺少相关研究人员,尤其是对本地域内的历史文化、文物遗存研究不够,有的博物馆总觉得本地出土文物数量少,特别是有影响的、高等级的文物不多,为了能把展览撑起来还设法去外地征集文物,被“进博物馆的必须是文物”错误思想的束缚,所以展览只能是把与地域文明不相干的文物摆进去。



  其实,凡是能说明与地域文明进程相关联的一切见证物都可用于展览,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地上和地下文物、民间流传文物与出土文物、重要遗址遗迹和建筑构件物件、近现代重要见证物和当代重大事件物品等。各级各类博物馆无论人员多少,都要积极参与到地域文明研究上来,认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既容易出研究成果,为职称晋升创造条件,又能把地域文明发展进程和相关见证物弄清楚,为更好地提升公众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博物馆还应定期组织社会历史学家、考古工作人员对地域文明进行交流探讨,有了这些深入研究出来的成果作支撑,办出能反映地域文明特色的展览并不难。


  二是收集整理讲好故事,文物说话看懂听清,要在展览表达方式上突出“广度”。展览面对的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群,他们的历史知识、艺术鉴赏、文化程度、职业岗位、兴趣爱好、年龄结构等都各不相同,要想让大家能看懂听清,最好的方法就是讲好故事。



  文物本身不可能说话,主要是通过解说来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告诉观众。这就要求博物馆从业人员注意广泛收集整理故事资料,可查找地方志、文献资料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通过出土文物(墓志铭、铭文、经书、石刻)或地上建筑物、遗址等研究相关历史,必要时也可通过社会调查获取民间传说,将各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研究整理,编排出与地域文明相关联的历史人文故事,再与展出的文物有机结合。


  在表达手段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对于历史久远文物较少反映地域文明发展进程较困难的时期,可通过图表、动画、模型等手段来表示;对于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既可通过与其相关的器物来展示,也可采用家族故居和家族史来讲故事;对于反映地域文物发展史的既可用见证物,也可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表达。这些故事能否收集整理好并讲解好,依靠策展公司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是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传统文化时刻传播,要在策展目标站位上突出“高度”。教化民众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是博物馆应尽的社会责任,不能仅是一个文物收藏与展示场所,必须成为一个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工作人员也不能仅充当一个保管员和讲解员,要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员和传播者。


  这就要求博物馆从业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含和精神实质,以及传承方式和表现形式,在如何讲清地域文明和历史故事的同时,升华引导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观众更有印象更有收获。



  这方面的工作策展人一般是不会关注的,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展示手段更先进、展览效果更优美、展出方式更艺术上,他们既不能深入研究地域文明特色,又没更多的时间去挖掘文物故事,更不可能去承担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这必须由博物馆从业人员平时的收集整理、日常的查寻积累、经常的学习提升来完成。


  一个受欢迎的展览首先是当地观众喜欢,教育功能的体现首先应当是让当地百姓受益。要让当地群众了解家乡热恋故土必须先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历史文化、人文故事、优秀传承,让他们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看文物听故事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基本陈列才有文化价值、有现实意义,才算是成功的策展。


 

本文标题: 如何提升博物馆策展水平?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44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