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浪漫——执木梳 绾青丝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8-06 09:28:38  来源:收藏马未都  作者:逆风
核心提示:每个中国女人都有一个梳子情结。握在手上仿佛握住树木的年轮,让发丝穿过梳齿,穿过寂寞与愁思,在手上流淌成一种情绪,再包裹到梳子上,成为,一种心事的见证!

  每个中国女人都有一个梳子情结。握在手上仿佛握住树木的年轮,让发丝穿过梳齿,穿过寂寞与愁思,在手上流淌成一种情绪,再包裹到梳子上,成为,一种心事的见证!


  梳子的发明,可追溯至黄帝时代,《汉书》记载: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



  在华夏上古文明时代,部落联盟首领轩辕黄帝的一个王妃名叫方雷氏,她就是开创了华夏族凤凰图腾的黄帝长子——玄嚣的母亲,是一位高贵典雅、和蔼智慧的王妃。


  当时,在人类刚度过茹毛饮血的原始蛮荒世纪,进入到上古文明时代,方雷氏王妃所掌管的王宫里的二十多位女子,经常蓬头乱发,一遇到农历、祭拜、缔约、结盟、出征、凯旋、庆祝等部落联盟重大节日的时候,为了参加这些盛大的典礼,她就召集这些女子,用自己的手指逐个将她们的蓬发捋顺,时常捋破手指。


  有一年,河里发了一场大洪水,给黄帝发明舟船的狄货,从洪水中捞回十九条比胳膊还粗的大带鱼。本来烹饪工作由黄帝的三妃彤鱼氏负责,不料彤鱼氏有病在身,狄货只好去找方雷氏。于是,方雷氏按照彤鱼氏平时做鱼的方法,将石板加热后,把带鱼放在石板上翻滚,不一会带鱼就烤熟了。吃完鱼后的鱼刺堆了一地,方雷氏便随手拣起一根折了一节,左看右看觉得非常美观,不由得用带鱼刺梳刷披在自己肩上的乱发。不一会,她就将一头蓬乱的头发梳理得服服贴贴,方雷氏于是把这些带刺的鱼骨暗暗收藏起来。



  第二天,她把这些鱼刺折成一寸来长的短节,叫来身边所有女奴,发给一人一节,并开始教她们如何将头发理顺。但是,这些女子因为使用不得当,不是将鱼刺扎进头皮,就是因力太大而将鱼刺折断。方雷氏只好叫黄帝手下专做木工的睡儿,依照鱼刺模样用木头制作。几天后,一块木板做成的带鱼刺式梳子完成了。


  方雷氏一看笑着说,这刺比手指头还粗,简直像个耙地的耙子,怎么用来梳头发呢?睡儿回去后,苦思冥想,终于想到改用竹子又给方雷氏做成了一把梳子。方雷氏看后,十分满意。这就是中华民族妇女使用梳子时代的开始——这也就是梳子的由来。


  古时有一种木头,因为特性高贵、养生且有灵性,曾盛行于宫廷,人人喜好贴身使用。


  它只在热带的雨林里生长,时光赋予其坚硬紧密的质地,入水即沉底,侵蚀不朽,木纹自然漂亮,香味清雅且悠然,这样难得的木头,叫做檀木。


  檀木制梳,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尤其小叶紫檀为贵,紫檀梳头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起到头皮按摩的作用。



  它和发丝是有默契的,你每梳一下,头上的青丝就顺滑一分。


  把它交给一个需要关心的女人,正好适合她手握,冬夏不冻手,也没有静电,天然檀木特有的油脂,会随着平常的使用,默默的滋养着发丝。日复日,年复年,头发仍可保持着年轻时的模样,浓密,且丝毫不凌乱。


  它自有的淡淡香气,能够让睡不好的人夜夜好眠。


  梳子经匠人手工打磨后,梳齿圆润,木质柔韧,用它来梳头,能促进血液循环而不伤头皮。头痛疲累的时候,睡眠不好的时候,女儿就用这梳子给老人家按摩头皮,从额前到脑后,一遍又一遍,直到能够安稳入眠。


  即使青梅枯萎,竹马老去,木头会更温润,与手、头发的贴合会更默契,会和爱你的人一样,一起惊艳时光。



 
标签: 梳子

本文标题: 中国式浪漫——执木梳 绾青丝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80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