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房价高吗?哪个朝代最便宜?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9-26 11:36:57  来源:《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社会教育部
核心提示:当下的年轻人,几乎都在为房子奋斗。如果以每月攒5000元的速度来计算,现在(2022年)想在深圳买一套像样的三居室房子,需要从清朝就开始攒钱了。古人也有如此大的购房压力吗?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古代的房价。

  当下的年轻人,几乎都在为房子奋斗。如果以每月攒5000元的速度来计算,现在(2022年)想在深圳买一套像样的三居室房子,需要从清朝就开始攒钱了。古人也有如此大的购房压力吗?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古代的房价。


  由已知的史料来看,汉朝的房子简直是“白菜价”。《居延汉简释文合校》记载了两处房价:公乘徐宗家“宅一区直(值)三千”;公乘礼忠家“宅一区万”。这里的“公乘”指的是贵族后裔,居延在当时是个四线小城。也就是说,两个官二代的房子价格分别是三千钱和一万钱。《九章算术》记载,汉朝一个“打工人”的年收入为“一岁价钱二千五百”。这样算下来,在汉朝小城市,一两年的工资就够买一套房了。汉朝大城市的房价略贵一些,像当时的新一线城市汉中,房价数万钱,打工十年也够买一套房子了。



  为什么汉朝的房价这么便宜呢?


  一是汉朝人口相对较少,人地矛盾没有那么大,房子足够住。二是汉朝实行授田制度,国家给民众免费分配土地,其中就包括宅基地。所以,汉朝人都有土地盖房子,房价只是建筑费和材料费。对比当下,房价高的主要原因是地价高。三是汉朝政府限制房屋买卖,如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意思是说买房子只能买邻居的房子。这一规定的本意是限制民众流动,但客观上也限制了炒房行为。


  到了唐朝,房价就不那么友善了,特别是盛唐以后的大城市。韩愈在《示儿》一诗中写道:“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韩愈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今天中央组织部的副部长,死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一个朝廷高官,在首都买房子居然要用三十年。这个故事的“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如果韩愈此言不虚,不仅说明唐朝首都的房价高,也说明韩愈是个清官。唐朝房价之所以高,一是因为国家不再给民众授田,没有“国家分房”政策了;二是随着唐朝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人员流动性增大,人们对房屋的购买需求增强。



  如果说哪个朝代的房价堪比今日之中国,那一定非宋朝莫属。北宋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城市高度发达。北宋都城汴京的发达程度,完全碾压唐朝的长安。据宋史专家包伟民估算,北宋后期汴梁市区的人口密度约为1.2万~1.3万人每平方千米,今天北京市区的人口密度也才1.4万人每平方千米。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北宋的城市住房十分紧张,《清异录》记载了一户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情况:“四邻局塞,则半空架版,叠垛箱筥,分寝儿女。”意思是说:四户人家局促地挤在一个院,儿女们没地方睡觉,只好在半空中架起木板,还把箱子叠拼起来当床用。这真有点今日在北京蜗居的感觉。


  住房如此紧张,房价自然也是居高不下。汴京一间房子的价格都在千贯以上,按照购买力换算,合今天上百万元。注意,这只是一间房的价格,宋朝百姓一家通常有两三间房。北宋末年,房价更是高得惊人。苏辙晚年(宋徽宗年间)在汴京买了一所普通住宅,花了九千四百贯。学者程民生在《宋代物价研究》中记载了当时“打工人”的收入:汴京的饭馆酒肆的杂役,一天的工钱差不多是二百文,街头商贩一天的平均收入也在二百文上下。照此标准计算,一个“打工人”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八年不吃不喝,才能攒钱买起苏辙那套住宅!这还是普通住宅,如果是豪华大宅,价格高达数十万贯。即便官至宰相,若想凭工资买大宅,也要穷其一生。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其房价水平和今天的中国如此相似。



  到了明朝,房价大幅回落。明朝开启了中国货币史上的白银时代,银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房价皆按银两计算。在小说《金瓶梅》中,潘金莲和武大郎在县衙门前的核心地段买了一套房子,四间两层,还有两个院子,花了十几两。学者张传玺在《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中提到:崇祯十三年,北京正阳门大街的一座小型四合院,两间南房、两间北房、一间厢房,卖价只要三十三两。明朝戚继光军队的军饷是每天三分银,一年收入约十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三四年的军饷就可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了。


  清朝房价稳中上涨。根据学者邓亦兵计算:乾隆年间,北京内城一间住房的均价约是三十三两银子。《红楼梦》里,袭人的月例银是二两多。这样算下来,袭人一年多的收入就可以在北京二环买一套小户型了。怪不得她情愿给贾宝玉做通房大丫鬟,冲这收入也够了。与今天不同,清朝北京外城的房价要高于内城。因为内城房屋价格受政府调控,不允许过高,而外城房价则由市场决定。


 
标签: 古代房价

本文标题: 古代的房价高吗?哪个朝代最便宜?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95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