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斤为什么是16两?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2-08 13:56:55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称量,来自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应用需求,而不是数学的书本需求。而最早的“称量”一定是利用的双手。

  称量,来自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应用需求,而不是数学的书本需求。


  而最早的“称量”一定是利用的双手。


  也就是用手提或托举的方式,来估算重量。


  在没有单位的时候,最简单的估算方式是——两只手各拿一个东西,计算是不是一样重。



  比如左手提着一袋豆子,右手提着一袋米,感觉下是不是差不多沉。


  再之后,就有了民间的一些约定“标准等重物”,比如一块石头,一个秤砣。


  最早的称重器材,就是类似于人类双手的这种对比,也就是雏形的“天平”。


  在一个等臂硬竿的两端,放上一定的物品,看是否平衡来判断重量。


  应运而生负责规范重量的,就是“砝码”。


  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时候,重量的单位是用叫做“权”的砝码规范的。


  “权”这个东西铜质的,后来有铅制的,都是为了约定重量。



  至于什么“秤杆”之类的不平衡杠杆,要更晚才发明。


  一开始的称重,是用最简单的天平或者滑轮的等重平衡对比。


  我们设想下:如果你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需要将一大块打猎到的熏肉分开储存,来保证至少两周的食物每天尽可能都是均等的。


  你只有一根绳子、木棍和两个布袋子,你要怎么办?


  聪明的朋友可能有答案了。


  1.用绳子、树枝做一个简单的定滑轮组天平。


  2.然后用布袋一头装上肉,另一头装上沙子,直到两边平衡。


  3.利用你的天平,继续平分沙子,得到1/2的沙子,然后是1/4,1/8,1/16。


  这个时候,你可以按照1/16来称量熏肉,分出来16等份。


  当然,如果必须是14天等份的量,你也可以把多余的两份再各分8份,得到16小等份,将其中14分放入前面的14大份中。


  不断这样去继续细分,逼近极限平均重量,直到你的天平无法精准称量。


  这个过程中,您发现了么?


  在没有精密仪器和标准称量物的前提下,想要将一堆东西尽可能地细分重量,最好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


  而我们人类的大脑的自然计算能力,一般是8~16为理想进位。


  因为我们手指头有10个,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前提下,这个数字量集是普通人能心算的比较容易的数量级。


  再多,最好就用进位或者算盘等辅助记忆的方式来进行结算了。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我们看看汉代的“官定重量砝码”。


  上面是汉代的一套青铜权:


  “五铢、一两、二两、四两、半斤(八两)、一斤(十六两)”。


  专门用来称重黄金。



  这种砝码的好处是非常容易去“自对比矫正”。


  也就是只要“一斤”的权,重量是符合国家要求的,那么找个铁匠把一斤的权切成两个天平等重的权,就是准确的八两。


  如此,每个下级单位是可以尽可能准确的。


  在定期检查中,还可以天平左边放一个一斤,右边放2个八两/4个二两/8个二两,互相对比。


  这让整套的称重系统更容易查验,规范。


  而如果是三进制、五进制,则哪怕“一斤”的“权”是规范的,你也不知道半斤的是不是准确。


  在缺少机床精加工标准件的年代,国家的基层监管人员也更难进行市场规范。


  古代最常需要称重的,就是粮食。


  因为涉及税收和战争,经常要征收、储备、分发。


  而不同的农作物,颗粒间隙有大有小,依靠体积来确定并不精确,这时候就需要称重。


  粮食的特性,和沙子一样,依靠简单的定滑轮、平衡杆系统,无限进行“两等分”很容易,不像分肉、银子那么麻烦。


  所以,二进制很可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的最优选择。


  只要有一个最大的规范重量,就很容易通过重复的两等分,取得更小的单位。


  也因此,“二进制”成为了历史上,早期所使用的重量计算方法。


  一斤十六两,一两十六钱,也就成为了对应的换算单位。


  至于更重的单位,民间很少日常使用,也不需要去频繁的对比称量、检查砝码,可以按照官方的规定,来进行定义。


 

本文标题: 古代1斤为什么是16两?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97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