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玉雕带钩的发展(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12-19 10:50:38  作者:北京市文物公司助理馆员
核心提示: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支独特的文化,具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显著特点,是文明社会中极为重要的文化分支,是中国几千年悠久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支独特的文化,具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显著特点,是文明社会中极为重要的文化分支,是中国几千年悠久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玉文化有着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产物,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早在良渚文化时期,中华民族就有使用带子的传统了,人们用带子将兽皮等固定在身上遮体,使之成为最早的服装,并随之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制度。人们在衣服上使用了大带和革带。逐渐地,带子成为历代礼服及常服上必要的组成部分和装饰,也由此促成与之相配套的带扣和带钩的出现。随着各朝代的更迭及政治文化和习俗的发展变化,带有不同历史文化元素的带钩也在发展,并深深地打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格烙印。

  带钩的材质有很多种,除了近些年常见的金、银、铜和少量的铁以外,还有许多是玉质带钩。古代的玉是十分珍贵的,往往只是贵族才能拥有和使用。在不同的年代,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和风俗的影响,时代风格的元素也清晰地表现在带钩上。因此根据时代风格元素,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辨别玉带钩的年代。

  宋代以前各地出土的玉带钩数量有限,加之本人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接触到宋代以前的玉带钩,所以就不加以评论了。以下介绍一下从宋代到晚清时期玉带钩的发展情况。

  一、宋代玉带钩

  在宋代,玉器商品的出现刺激了民间琢玉业的发展,也因此促进了玉器市场的繁荣。玉不再是皇家专用,而进入流通市场,民间琢玉主要的消费对象已不完全是宫廷高官贵族,宋代出现了平民化的世俗题材玉器。

  宋代,玉质带钩又开始使用。这时的带钩基本上使用的是以透闪石或阳起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和田玉,材质硬度与现代和田玉相同,硬度达到摩氏6.5~7度。带钩的形制也与后来各代的带钩相差不多了。虽然出土或传世数量不多,但所表现的时代风格依然可辨。就造型来看,基本延续了以前各朝代的造型,大多数为龙首、螭首或个性兽首,既继承了前朝的基本造型和风格,又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以龙首带钩(俗称龙钩)为例:龙首面额平,身体各部位雕刻无起伏,雕刻刀法为减地阳文刻法;龙的双眼梢向上作白云状,且对称;鼻梁两侧雕臣字眼,如意鼻翼较宽,但不凸起,双耳耳翼向后下方耷落,沿翼边刻平行线,用以象征茸毛;腮根部刻成白云纹凸起,龙嘴正面刻上下两排牙齿,嘴部侧面有孔,代表龙的口腔;龙的双角平行排列,并刻有"丰"字纹。龙钩的整体器型敦实,呈"S"形曲线。龙钩背面纵向做三折凹弧面。尾部形态如同琵琶,钩身下有椭圆形的钩钮,钮柱较高,且靠钩身的中后部分。总之,鉴定宋代带钩应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雕刻是减地阳文雕刻方法;2.龙眉十分醒目,并呈向上对称的卷云纹;3.宋代以前龙口内一般不刻牙,往往用阴刻线表示,仅有极少数刻牙;4.早期钩钮钮柱较高,并较靠尾部;5.这一时期使用的玉料质量一般都不是很好,上好的白玉带钩很少见到。

  二、元代玉带钩

  元代,蒙族人喜穿袍服,必须要在袍外束带,即用红、紫色帛捻成线绳束于腰间。除了用束绳系结以外,尊贵者好用扣具,致使大量的带钩出现,不仅传世品多,出土的也不在少数。鉴别元代玉带钩,除了主体造型多为琵琶形之外,还要分三个时期来看。


元代玉带钩

  早期带钩传世品比较常见,并且基本保留了宋代遗风,钩头以龙头或螭头为饰,形体厚实,多数在钩背后刻有纹饰。钩首面额平坦,阴刻线的眉向上对称弯转,双耳耳翼向后下方耷落,腮上有一排短毛,根部雕刻卷云纹样式;双角平行后展,上刻"丰"字辫结,唇部上下两排牙齿,侧有一孔以示口腔。带钩整体为琵琶形,钮柱较高,方便于使用皮质带绳拴系。钩背上的螭纹或灵芝纹样也与元早期其它类型器物风格一样。

  元代中期,带钩的基本形态与早期相同,但微有变化。龙首面额不像早期那样平坦,而是加大了起伏。眉下有龙眼,但给人以重眉轻眼的感觉;此时龙首的鼻子增高,腮部有块状肌肉出现,从而使龙首有了更为厚重的感觉。耳由早期的向后下方变为向后方耸立起来;双角也由早期的平行后展变为单角向后再分杈,角根部的"丰"字纹也改为"二"字纹。钩背上的螭首纹由以前的相背改为相对。钩钮由原来的蘑菇形简化为长方孔形,并且一直流行到晚期。

  另外,在元代与带钩组合使用的还有一个环,一种是素环,另一种是带托的环,这种环上有镂雕的"春水和秋山"纹样,两端有孔,一端扣带钩,另一端系带所用,这种多见于北方。

  元代晚期的带钩又有了一些变化。钩首与钩背上的螭龙距离较大,钩钮也矮了许多,这与元人更多地穿丝、棉类薄质衣物有关,另外,内地的汉人也大量使用带钩,致使钩柱变矮。

  总体上来看,到了元代,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的数量很多,并且都造型优美、技艺高超、玲珑奇巧、颇有神韵。这表明玉带钩这时可能已由实用性逐步转向了玩赏性。此时期玉带钩一般都有花草、动物的浮雕和立雕,钩首多为龙头形,以龙螭纹相组合的龙带钩最为精美。

  在鉴定元代玉带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龙首的鼻子增高,腮部有块状肌肉出现;2.角根部的"丰"字纹也改为"二"字纹;3.钩背上的螭首纹由以前的相背改为相对;4.带钩整体身形为琵琶形,钮柱较高。
 
标签: 玉文化

本文标题: 宋元明清玉雕带钩的发展(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339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