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如何做到防火?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18 10:18:47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司徒
核心提示:近日,巴黎圣母院大火燃烧,木质塔尖被烧毁轰然倒塌,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揪心。此次巴黎圣母院火灾的重灾区就是被称为“森林”的木屋顶,这不禁让人担心起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

  近日,巴黎圣母院大火燃烧,木质塔尖被烧毁轰然倒塌,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揪心。此次巴黎圣母院火灾的重灾区就是被称为“森林”的木屋顶,这不禁让人担心起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建筑起火原因主要有以下:


  我国很多古建筑多在山区、远离城市中心,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存在缺乏水源的问题。用火不慎,比如在重大节日期间,人员大量聚集,着火因素增多;还有电源、火源管理不善,有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有的香火摆放无严格的防火要求等。


  无防火分隔,易“火烧连营”。古建筑大多数以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和建筑群体。从消防观点看,这种布局方式潜伏着极大的火灾危险。自然灾害,比如雷击,我们国家的不少古塔或者木塔都是因为雷击而起火的。


中国古建筑


  那么,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防火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木质建筑起火分分钟就会化为灰烬。因此古人在建筑过程中会对材料进行一些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就是使用不那么容易燃烧的建筑材料,比如使用砖石做墙面;二是对易燃的建筑材料做加工处理,提升其耐火性能,比如在木材表面涂抹石灰泥等。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发现了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木柱上就被涂抹了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胶结材料)。


风火墙


  防火墙的设置有多种。一种是在并排着的建筑物中,中间空着一间,在里面填土,形成火灾蔓延的一个障碍;第二种是让屋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着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这种墙即为“风火墙”或“封火墙”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相邻的两栋建筑物之间,如果都设置了风火墙,就会形成防火巷,火灾发生后可以由此逃离火场。


  古代建筑中,通常都会有用来储水的水缸、水桶等,平常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用,发生火灾时则可以作为消防用具。自商代起,宫廷里就会摆放水缸。在众多清宫剧中我们也能看到宫内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大水缸,被叫做“门海”、“吉祥缸”。


水缸防火


  清朝,由于皇宫频繁发生火灾,宫内开始大量设置水缸。据《大清会典》记载,“宫中水缸由皇帝颁布命令”,缸内要常年保持有水,夏季要保持缸内水质干净,冬季还要点火给水缸加温防止缸内水结冰。


  中国古人非常有防火的意识,比如大量运用于“水”有关的元素,建筑物内顶部绚烂的“藻井”,其含义与象征和就与防火有关,《史记·天官书》中注有:“东井八星主水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古建筑屋脊


  古建筑屋脊两端翘起的构件,叫做“吻”,形状多是鱼尾、龙头、龙尾等水里的动物,也是利用了水放到屋顶以压火;还有一些更直接的把“水”融入建筑的名称中,比如文渊阁、文澜阁、文溯阁、文津阁。


  对于我国的古建筑来说,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较大,扑救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较难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和损失。因此,我国面临的防火压力巨大。预防高于灭火,古建筑防火,最为重要!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如何做到防火?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16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