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光影中的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08 14:14:01  来源:国家公共文化云
核心提示: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


  皮影戏源自一段帝王爱情故事


  皮影戏文字记载源自于《汉书》中的一个爱情故事,说的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被认为是最早版本的皮影戏。


  到了唐朝之后,皮影戏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唐朝,佛教盛行,皮影戏则被唐代人用于佛教传播,在佛教的流行之下,皮影戏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就有唐高宗李治和太平公主在宫中演皮影戏的情节。


  到了南宋时期,皮影戏的流行范围覆盖更广,南北方都十分流行。宋代史料中多处可见有关皮影演出的记载,对演出的方式、方法、内容以及观众喜爱程度等都有详细描述。那时已经出现了专业演出团体,在小剧场、街头或者入户演出。每逢节庆之日,大小街巷都有影戏棚子,无论寒暑,不避风雨,观者终夕不绝。


  而在元朝,中国的皮影戏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传入了波斯、阿拉伯、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亚欧国家,皮影戏也借着对外交流的东风在国外逐渐流行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皮影戏


  皮影戏艺术流派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


  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


  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


皮影戏


  皮影戏的制作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先将兽皮处理,使皮革呈半透明,画上所需人物,经过雕刻、上色,便制成了生旦净丑等戏曲角色。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而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


  皮影戏在我国活跃了2000多年,作为曾经深受民间喜欢的娱乐活动,这门古老的手艺运用优美的造型、多姿的剪影、动听的唱腔和灯光渲染,陪伴无数人度过了欢乐的时光。


 
标签: 皮影戏 非遗

本文标题: 皮影戏——光影中的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30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