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类
排序
 
  • 诸暨发掘一南宋古墓 墓内文物鉴定为宋代物件
    诸暨发掘一南宋古墓 墓内文物鉴定为宋代物件
    • 诸暨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所属的27个镇乡街道,无一不蕴含着历史留下的痕迹。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10:59  关注量:9685
  • 中国唐代壁画:大唐岁月 万国来朝
    中国唐代壁画:大唐岁月 万国来朝
    • 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出自陕西省乾县距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便为如今的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大国外交”场面。《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高185厘米,宽247厘米。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10:47  关注量:15289
  • 重庆将养护文物——恢复抗战时期“金融街”风貌
    重庆将养护文物——恢复抗战时期“金融街”风貌
    • 抗战时期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的重庆曾聚集众多金融机构,如保存故宫文物的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经历日本军机空袭考验的美丰银行旧址……19日,重庆市渝中区打铜街传统风貌区建设项目启动,将让中外游客一览“金融街”风貌。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10:35  关注量:9722
  • 浙江古稀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匠门无人手艺濒失传
    浙江古稀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匠门无人手艺濒失传
    • 过去的农家,要搬运或挑重物,就少不了一种名叫土笪的农具。眼下,这种农具在农村越来越少见。而在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66岁的郑生法师傅还在坚守这门竹编手艺。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10:22  关注量:9746
  • 北京市发布2017年考古成果: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
    北京市发布2017年考古成果: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
    • 近日,“2017年北京市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向社会公布了一组考古数据,将古都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加全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10:10  关注量:9726
  • 奉化下王渡和大榭史前制盐遗址入选“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奉化下王渡和大榭史前制盐遗址入选“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会昨天在宁波新金星宾馆举行,13项考古项目进入评选会,最终选定8项为“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09:53  关注量:9573
  • 建筑行业发展最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建筑行业发展最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造能力的不断增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其飞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1 09:40  关注量:9689
  • 单霁翔:弘扬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单霁翔:弘扬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1:55  关注量:18849
  • 北京谭嗣同故居等文物开始腾退 462户居民将迁出
    北京谭嗣同故居等文物开始腾退 462户居民将迁出
    • 从北京西城区2017名城年会上获悉,本月初西城区启动了15处文物腾退工程,目前腾退进度已经接近一半,腾退的462户居民将前往大兴、房山等地安置。明年将启动另外14处文物腾退点位,到2020年,西城区50余处文物腾退将全部完成并开门迎客。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1:38  关注量:9894
  • 浅谈北京地区方圆结合型古建筑
    浅谈北京地区方圆结合型古建筑
    • 北京古建筑众多,其建筑平面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十字形和曲线形等,造型丰富多样,其中方圆结合型这一类型较为少见,且在前辈、同仁著述中较少有涉及。笔者在古建筑调查中发现,北京地区现存的方圆结合型建筑共有7处(10座)之多,在此概述如下。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1:26  关注量:10132
  • 中国古代军事要塞典范:甘肃永泰古城“转危为安”
    中国古代军事要塞典范:甘肃永泰古城“转危为安”
    • 随着永泰城址墙体抢险加固工程于近日接近收尾,被称为中国古代军事要塞典范的甘肃永泰古城逐渐“转危为安”。近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2014年,总投资2271万元人民币的永泰城址墙体抢险加固工程启动,保护内容包括本体加固、冲沟整治、墙基和墙顶排水、表面防风化处…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1:11  关注量:9858
  • 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产生
    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产生
    • 近日,经过专家评审团投票、评议,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他们当中既有在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也有在非遗领域具有较大贡献及影响力的研究者、传播者、企业家、艺术家及地方非遗相关部门基层工作人员等。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0:53  关注量:10254
  • 浙江奉化文保建筑“离地行走” 将完成百米平移
    浙江奉化文保建筑“离地行走” 将完成百米平移
    • 12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王文翰故居平移工程正式启动。王文翰是民国时期宁波金融、商业巨头,其在奉化下王渡村的故居具有86年历史,为奉化区文物保护点,此次工程后该建筑将被整体平移100余米。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0:40  关注量:9657
  • 延庆明清古壁画中的民间音乐(二)
    延庆明清古壁画中的民间音乐(二)
    • 唢呐是最初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中国出现。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中国普遍应用。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0:25  关注量:9952
  • 延庆明清古壁画中的民间音乐(一)
    延庆明清古壁画中的民间音乐(一)
    • 延庆民间音乐多作为高跷、秧歌、旱船、龙灯等民间花会的伴奏音乐,以粗犷、豪放著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今天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10:14  关注量:9908
 
最新头条推荐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