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民间博物馆,路在何方?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7-12 09:22:24  来源:大众日报
核心提示:当下,博物馆建设热潮遍及全国。“十三五”期间,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我省各类博物馆从352家增长到603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从135家增长到361家。

  当下,博物馆建设热潮遍及全国。“十三五”期间,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我省各类博物馆从352家增长到603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从135家增长到361家。


  “非国有博物馆”有一别称——民间博物馆,其发起人多为收藏爱好者。


  作为文博舰队中的小船,“非国有博物馆”,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边是“蜂拥而起”,一边却又运营艰难,横亘在前路上的,是3个共同性的问题。



  低配运营中,如何造血?


  藏品是博物馆的中枢。我省非国有博物馆的收藏品颇有特色,从木石核雕、织锦刺绣、印染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钟表眼镜、锁具剪刀、农机农具、徽章证件、邮品货币等具有时代印记的日常生活用品,从展现大运河文化的招幌到洋溢西洋文化的梳妆台,各类藏品琳琅满目。


  文化传承,向来不在真空中完成,而是沾染着烟火气。甚于一些地方国有博物馆面临“重建轻养”,非国有博物馆普遍遭遇的,直接就是“无法独立经营”难题。


  以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为例,该馆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有木材标本5万多件,展陈面积8500多平方米,每年投入运营费用160多万元。“以木雕文物为例,它们材质特殊,对展厅温度、湿度等非常敏感,现在只能维持‘低配’运营。很多人觉得能开得起博物馆,一定很有钱。要是谈运营有困难,别人会认为我在哭穷。但我们博物馆的珍贵藏品都逐一登记了,由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备案,不能在市场买卖,只能用于展陈,只有出没有进,不哭穷又能怎样?”该馆馆长姜开峰的话语中,有几丝无奈。20多年来,他游历多国,前前后后变卖多套房产购买木质珍品。


  此类现象,在非国有博物馆中不乏案例。由于办馆前期资金投入量较大,有些博物馆甚至倾其所有,基本没有后续的资金支持,遑论造血能力了。


  出路在哪儿呢?


  在国外,一些非国立博物馆在行业许可的范围内,出售其藏品,以筹集资金用于日常运营开支,或借此收益实现藏品的多样化。有评论家对此表示认可,“博物馆不是陵墓或宝库,它们是活的有机体,面对过去也面向现在。”


  但在具体操作中,这又会导致非国有博物馆恶意效仿,通过藏品套利。


  近年来,打着私人博物馆的旗号,超业务范围经营、参与举办文物拍卖活动、利用馆藏进行非法融资等,与私人博物馆的不断涌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辽宁,曾有一家民间博物馆,打着“研究、考古、鉴定”的幌子,以高利息为诱饵,背地里非法集资上亿元,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是其“座上宾”,有意或无意为其背书。以文化之名“埋雷”,需要提防。


  从私人博物馆发展的脉络看,西方大多数历史悠久的私人博物馆,藏品多由藏家捐赠,靠政府和社会的资助来维持运作,或由专门的基金会来管理。在国内,也有“敢吃螃蟹”的收藏家在推动此事。“国有的、公办的博物馆是纳税人办的;观复博物馆是赞助人办的。不管是我还是周围朋友拿出钱来办博物馆,都是对文化事业的赞助。”北京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称,为了博物馆的长久发展,观复博物馆成立了文化基金会,由基金会理事会对博物馆进行统一管理,逐渐实现由私人收藏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转变——从当前情况看,这也许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展陈学问大,如何看了又看?


  除了运营成本的压力,非国有博物馆还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特别是藏品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的问题,长期以来被文博业内所质疑和诟病。在某非国有博物馆中,记者曾随文博专家们一起,欣赏一些“高仿”青铜器、古瓷、明清家具。参观结束后,专家们直摇头。试想,若国家掏公共财政的腰包,购买此类惠民服务,岂不是缘木求鱼。


  博物馆是藏品展陈的最佳场所。有的博物馆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儿。按照《博物馆条例》规定,非国有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的藏品、功能齐备的馆舍、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开放的常设展览、教育活动和观众服务等条件。


  可部分非国有博物馆受制于场地,严重制约了藏品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示、对外开放等基本工作。有的展出场所系租赁而来,面积不足,许多藏品只能长年堆放在仓库中;有的仅定位于单一的行业历史、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和个人收藏,除了开展一些行业内部服务接待外,作为博物馆应当承担的职能难以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尚未充分发掘发挥。


  “我们馆自2017年营业以来,接待参观者数以万计,可财力有限,设备简陋,人力也有限,导致藏品摆放杂乱、相关介绍不全等,前来参观走马观花者比比皆是。”潍坊一位非国有博物馆的馆长介绍道。


  好的展览从文物摆放到文字介绍,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考验着展陈人的智慧。“我们博物馆分为办新学、上学堂、大后方、新中国、公社好、数理化、学工农、拼高考、新世纪、新课本等10个板块,以场景再现的模式,展现百年教科书史。在精心布置下,将观众带回特定时代,感受那时的读书情景。”中国课本博物馆副馆长李雪娇介绍。在李雪娇看来,非国有博物馆,要想脱颖而出,单靠坐等观众上门是不行的,必须不断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出引人入胜的展览。


  而许多非国有博物馆并不重视展陈,导致诸多陈列展览不规范、不专业。有的博物馆把文物简单罗列摆放,缺少对展品的诠释和相关知识的串联与解读;有的则不讲究陈列方式,过分强调商品营销;大部分非国有博物馆陈列展览更新频率低,举办临时展览较少,难以做到常看常新。


  因此,对于民间博物馆来说,与收罗藏品一样,如何搞好展陈、吸引观众也是一门大学问。


  博物馆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大众看了又看、走了还来?四川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人博物馆群,不论是规模还是质量,在世界私人博物馆中也排在前列,其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我经常告诉同行:若建一个馆,很难生存,很难维持。因为,别人大老远来了,只能看一个馆,最多个把小时,又往回赶,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对观众而言,太不划算;即使只有一个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馆长、财务、电工、讲解员、保安、保洁等人员配备,一个都不能少;停车场、发电房、厕所、商店、简餐厅等设施配备,一个都不能少。”建川博物馆创建者樊建川算了一笔账。


  “所以建博物馆也要讲规模,讲搭配。至少,要让别人来了,能看一天……成都建川博物馆三十余场馆,可以看三天;重庆建川博物馆已开了十座馆,即将新开三座;拟建的佛山南海建川新馆,直接规划一百座场馆。我已经干了21年博物馆,赚不了钱,但我凑凑合合活下来了。”樊建川说,多年来购买藏品投入的资金超过20亿元,而每天运营费用超过8万元。如此大的投入证明了民间博物馆经营的艰难,但也能给同行增加“活下去”的信心和理由。



  文创思路广,如何一鱼多吃?


  当下,如何把藏品中的文化精髓用现代语言解读,保证审美正确的同时,把美带到生活之中,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品位,是所有博物馆共同面对的难题。


  面对转型,小而专的非国有博物馆更轻盈。它们可以将目光投向年轻受众,或跨界合作,或以独特主题为载体,刷新博物馆的创意高度。


  在对外活动上,一些博物馆的管理者开启平台思维模式,对接各种文化元素,“博物馆+”音乐、时尚、VR、灯展、夜游、盲盒、直播等业态迅速赢得粉丝。


  “我们开发了红色研学、入学礼、活字印刷、花草造纸、古法扎染、皮影戏等课程,深受青少年和家长喜爱。”李雪娇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位于淄博高新区的中国课本博物馆已接待40多个红色研学团体,最多的一天接待量超过了600人次。


  在济南老商埠区,有一家小广寒电影博物馆,原为建于1904年的小广寒电影院。经营者对该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后,建成小广寒电影博物馆,陈列有胶片电影摄影机、胶片电影放映机、经典电影拷贝、电影海报及经典电影道具等,还同步运营中西融合菜,成为文化打卡地。


  除举办各类跨界活动外,一部分非国有博物馆尝试“一鱼多吃”,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藏品身上的文化因子不断释放价值。其中,有硬性周边产品,如地图的复制品、木雕的原拓等;更多的是软性周边产品,如借用某个藏品形象生产出具有实用性的商品。


  “文创周边,眼睛都看花了,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冰箱贴、巧克力、明信片、公仔,尤其是啤酒味儿冰激凌,一定要去尝试!我还买了啤酒花海藻面霜,上脸有点亚光质感,感觉还会再买。”从青岛归来,山东大学学生白旭如是介绍在青啤博物馆的体验。


  成功的文创产品各不相同,失败的文创产品千篇一律。一些做文创的非国有博物馆,在设计创新方面颇为不足。文创开发应保持对文物、艺术品严谨、审慎的态度,从“符号直译”的表面到“功能转换”的骨架,再到“意境诠释”的融合,才能积聚起品牌效应。


  民间博物馆欲借文创突围,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整个文创生态圈,从设计、销售、主管部门,到消费者、学校等,产业链条上多个环节有着不同程度的盲点,值得关注。


 
标签: 博物馆

本文标题: 文化之窗:民间博物馆,路在何方?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65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